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龙年说说桂林的龙

03版:龙年说说桂林的龙

04版:要闻

05版:要闻

06版:村有喜事(十)

07版:村有喜事(十)

08版:读桂·热点

09版:读桂·社会

10版:聚焦中国

11版:深度国际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1月31日

中东美军基地遇袭致数十名美军死伤

拜登誓言“做出回应” 伊朗否认关联袭击

桂林晚报      2024年01月31日     

  →美国总统拜登 (资料图片)

  ↑美军在约旦军事基地。(资料图片)
  近日,驻扎在约旦东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的美军遭无人机袭击,造成3名美军士兵死亡、多人受伤。据美国媒体报道,这起袭击目前造成3名美军死亡,至少34人受伤。美国中央司令部也证实了本次袭击。对于此次美军基地遭袭事件,约旦政府发言人公开回应,否认袭击发生在约旦境内。
  美国指认关联伊朗的极端武装人员发动这起袭击,伊朗予以否认。
  据报道,这是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首次有美军士兵在中东地区的袭击中丧生,也是巴以冲突不断外溢的危险信号,恐对地区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拜登为何急切指责伊朗?
  拜登近日发表声明说,美方仍在搜集与这起袭击相关的信息,认为这是由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受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发动的一次袭击。美方将“择机以自己的方式”追究发动袭击者的责任,并承诺继续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国防部部长奥斯汀当天也发表声明称,美军将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做出回应。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1月29日在一份声明中说,约旦东北部美军基地遇袭与伊朗没有关系。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29日说,约旦美军基地遇袭与伊朗有关的说法“没有依据”。
  美方当下仍在对此次袭击进行调查,在调查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急切地“言之凿凿”指控伊朗。分析人士注意到,从袭击的时间和地点来看,还不能完全排除与伊朗无关的其他武装组织发动袭击的可能性。
  另据多名美国官员透露,此次袭击中至少有34名美军人员正在接受创伤性脑损伤的评估,受伤人数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部分受伤美军已从基地撤离,接受进一步治疗。
  此前,美国把巴以冲突范围之外发生的、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以及与以色列相关目标的袭击,几乎全都算在与伊朗有关武装组织的头上。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伊朗视为其在中东地区的最大麻烦之一,针对伊朗层层加码的制裁、对伊朗军方人士或其他人员的暗杀以及对伊朗的各种指责,已成为家常便饭。此外,美国还希望通过誓言报复等行动安抚地区盟友,以减轻盟友对美国可能无法控制地区局势的担忧。

  袭击目的意在促使约旦国内矛盾激化
  根据美国的说法,此次遭袭的美军位于约旦东北部,被称作22号塔的美军基地。这处小型基地位于叙利亚坦夫地区美军基地以南仅20公里,是驻叙美军的重要后勤枢纽,驻有美军工程、航空、后勤和安全部队。按美国中央司令部最新说法,“22号塔”驻有约350名美国陆军和空军人员。
  近日,约旦政府通信大臣兼政府发言人穆罕纳德·穆拜丁否认了这一消息,他表示,针对约旦—叙利亚边境附近美军的袭击并非发生在约旦境内。此次袭击针对的是叙利亚境内的坦夫军事基地。然而,多家美国媒体仍然用约旦境内的军事基地遭袭来进行表述,并表示这架无人机是由伊朗支持的武装分子发射的,疑似来自叙利亚。从地图看,美国方面所称的遭袭的22号塔,位于约旦东北部,这一地区同时与叙利亚和伊拉克接壤。距离22号塔不远,还有鲁克班难民营,以及位于叙利亚境内的美国非法驻军控制的坦夫军事基地。
  这次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美军所遭受的最惨重袭击涉及约旦,这或与约旦的特殊性有关。约旦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境内驻有美军大约3000人,常与美国开展军事演习。约旦方面没有公开这处遇袭军事设施的信息。
  从地理位置上看,如果巴以冲突外溢需要一条地理路径的话,约旦恐怕是不二之选。
  约旦人口中,巴勒斯坦人占一半以上。生活在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人数,甚至超过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数。再次,约旦一直在各方之间保持微妙平衡,既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也与美国关系密切,因此受到国内外激进势力的强烈指责。极端势力一直在约旦暗中活动,“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头目扎卡维就是约旦人。
  由于上述原因,本次武装分子对驻约美军发动袭击,其目的就是想挑起约旦国内反美、反以情绪,激化矛盾,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

  ■新闻分析
  美军伤亡加剧冲突扩大风险
  或牵动美国内政

  美方所称的位于约旦东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的美军遭袭事件,也是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首次有美军丧生,它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信息?
  央视新闻特约评论员苏晓晖分析,本轮巴以冲突升级,美国的中东政策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继续开展军事行动,达到所谓铲除哈马斯的目标。但另外一方面,美国非常担心的是巴以冲突外溢扩大的风险,担心美国会卷入战火当中。而美国认为冲突外溢扩大的风险点之一就是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包括美方的一系列的基地在遇袭之后造成美军人员伤亡。这个时候,美国会面临非常艰难的选择,人员的伤亡美国必须要做出回击,但回击必然意味着冲突扩大的风险会进一步地上升。
  苏晓晖进一步表示,此前我们会看到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基地接连遇袭,美国已经在计划进行这种军事战略方面的收缩,减少自身的风险,而这一次美国承认已经有士兵死亡。那么下一阶段如何应对?美国如何一方面仍然对中东地区有所掌控,但另外一方面又避免过度卷入,甚至被卷入战火当中,现在对于美国来说是一道无解的难题。从根本上来说,只要巴以冲突延续,战火蔓延,人道主义危机加剧,那么美国所面临的冲突外溢的风险就会继续扩大。但是如果不加以应对的话,又会面临来自国内的压力。其实事件发生之后,对于大选年的拜登政府来说,已经构成了严峻的考验,所以美国当前自相矛盾的中东政策正在把美国拖入更深的困局。
  多家国际媒体认为,约旦美军基地遇袭令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引发对冲突扩大的忧虑。
  这起袭击还令拜登政府承压,可能牵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选情、影响美国的中东政策。法新社报道,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等不少共和党人试图利用这次致命袭击在政治上获得加分。
  国会多名共和党籍议员批评拜登政府在中东地区遏制对手的做法不力。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说:“为了维护美国的安全利益,我们需要对中东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更进一步,敦促美国政府“打击伊朗境内的重大目标”,称这不仅是对美军遇袭的报复,而且是对今后袭击美军行动的“威慑”。
  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杰克·里德说,相信拜登政府会对这起袭击做出恰当回应。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