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龙年说说桂林的龙

03版:龙年说说桂林的龙

04版:要闻

05版:要闻

06版:村有喜事(十)

07版:村有喜事(十)

08版:读桂·热点

09版:读桂·社会

10版:聚焦中国

11版:深度国际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1月31日

麻辣鲜香 肉质细嫩

来自远方的“椒麻鸡”
在这家店做出“桂林味”

桂林晚报      2024年01月31日     

  →小店门面。

  ↓椒麻鸡火锅。

  ↓小店位置。   (导航软件截图)

  ↑张女士正在制作椒麻鸡。
  鸡肉是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家家常菜餐馆中都有鸡的菜品,其烹饪方式多种多样,既能黄焖,又能红烧,还可炖汤,或是做成凉拌菜。不过,有一道用鸡做成的美味在桂林比较少见,那就是源自新疆的椒麻鸡。
  银锭路附近的张贵荣张记椒麻鸡,开店多年,凭借着独特的口味,吸引了大批食客。

★推荐理由 麻辣开胃分量足
  在外地上学时经常吃椒麻鸡,回来工作后发现桂林几乎找不到这道美食。后来看到了这家小店,果然是记忆中的味道。鸡肉很新鲜,处理得很好,没有腥味,麻辣可口,特别下饭,而且分量也很足。
  ——家住安新洲的陆先生  
★记者探店 现点现做 能凉拌也能烫火锅
  近日,记者来到张贵荣张记椒麻鸡。小店位于银锭路上,临近银锭路与铁西路的交叉口,左右两边都开满了店,如果不仔细寻找,很可能会错过。
  小店面积不大,前半部分为用餐区,摆放着3张四人桌,2张两人桌;后半部分为开放式厨房区域,放置着炖锅、冰柜、料理台等。作为一家专做椒麻鸡的餐馆,每张桌上还摆放着店主精心挑选的公鸡造型的炉子,十分具有店铺特色。
  厨房中,一口大锅里正用小火慢炖着十几只整鸡,锅内还放有十几味中草药一同炖煮。老板娘张女士告诉记者,店里选用的是走地母鸡,皮脆、肉质筋道,要炖煮3小时左右。等到鸡炖好后,便可从锅中捞出备用,汤汁则要继续熬煮浓缩。“椒麻鸡的‘灵魂’就是汤汁,把鸡捞出来之后,还要在汤里继续加入花椒、草果等继续煮,所以汤汁本身也是带有麻辣味道的。”
  除了用来炖鸡的锅,灶上还有另一口大锅,里面是鸡爪、鸡胗等。“鸡爪和鸡杂需要单独炖,这样做出来的口感才会更好。”张女士说。
  记者看到,小店菜品以椒麻鸡为主,做法有凉拌和火锅两种。凉拌有四分之一只、半只、整只三种规格可选择,价格从24元-96元不等,还可以加入豆皮、莲藕、土豆片、木耳、鸡杂等配菜。如果是涮火锅,则有中锅和大锅两种,价格为68元和108元,顾客还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添加金针菇、牛肉丸、肥牛、豆芽、油麦菜等菜品。
  顾客点餐之后,张女士就会开始制作美食,所有加工过程都是在顾客面前完成的。只见她先将煮好的鸡撕成小块,再将鸡肉一条条撕下,随后放入盆中,再加入适量鸡汤以及洋葱、辣椒、花椒油、辣椒油等佐料拌匀。由于冬天桂林天气转冷,她还会贴心地将拌好的鸡肉加热后再装盘端上桌。
  刚出炉的椒麻鸡香气四溢,吃上一口,肉质紧实,口感丰富。鸡肉完全被酱汁包裹,又麻又辣的味道瞬间在口中迸发,非常过瘾,让人忍不住要扒上一大口饭。这道麻辣鲜香的美味让人欲罢不能,吃了还想吃。
★小店故事 把远方的美食带到桂林
  小店老板张贵荣是甘肃人,做椒麻鸡的手艺是他从新疆学来的。之所以想学这道美食,是出于喜爱。他告诉记者,西北人比较喜欢麻辣的口味,之前他在新疆工作时,非常爱吃当地的椒麻鸡,就想学习这道特色小吃的制作方法。
  “当地有个很有名的师傅,但他一开始不太愿意传授手艺,后来被我们的诚心打动了。”张女士说,来到桂林后,他们发现桂林几乎没有做椒麻鸡的餐馆,虽然手撕鸡与椒麻鸡的制作方法类似,但味道却相差甚远。于是,夫妻俩便决定在桂林开一家专做椒麻鸡的小店,把这口美味带到桂林市场上。
  最开始,夫妻俩是摆摊经营,后来在施家园开了门店,之后又搬了几次,2019年搬到了如今的位置。
  张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无论是原材料选购,还是烹煮、调味,店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夫妻俩亲力亲为。“我丈夫现在回老家去管那边的生意了,桂林的店基本是我在管,虽然相对辛苦一些,但还是想尽力把这件事做好。”她表示,为了保证菜品口味,店内用到的所有食材都经过严格把关,鸡从宰杀到下锅不超过2小时,香辛料都从西北进货。
  张女士说,在桂林开店,他们也根据本地饮食口味做了些许调整,尽管不少人还是觉得椒麻鸡口味偏重,但其实和新疆当地的比起来,已经属于少麻少辣了。她告诉记者,其实新疆没有椒麻鸡火锅,这种吃法是他们根据本地饮食习惯创新出来的。
  开店几年,小店已积累了不少忠实顾客,虽然搬了几次家,有一批客人始终追随这家小店,还有一些客人特意从南宁过来吃。“夏天的时候,每天能卖五六十只鸡,天气冷了之后,我们每天准备20只鸡,有时候生意比较好,临近晚饭时就卖得差不多了。”
  记者唐霁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