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读桂·热点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关注

06版:读桂·社会

07版:读桂·社会

08版:读桂·社会

09版:国内关注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关注杭州亚运会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9月19日

居民共建的“铁路”公园
见证30年岁月变迁

桂林晚报      2023年09月19日     

  鸭湖公园的湖心亭。记者苏文娟 摄

  鸭湖公园进门处的石雕。记者苏文娟 摄
上接06版
公园里充满生活记忆
  鸭湖公园并不大,走3000多步就能将公园逛一遍,但就是在这不大的公园里,却记录和浓缩着一代代铁路人的记忆。
  公园石刻的右边是一处“儿童乐园”,孩子们最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大象滑滑梯。大象滑滑梯是用石头砌的滑梯,主体结构是大象的形状。这看似冰冷的石块,承载了太多孩子的快乐。就连水塔社区工作人员都说:“小时候总是被大人拉着来爬水塔山,但我最喜欢的就是大象滑滑梯,‘嗖’的一声滑下来,还要赶紧跑到对面去排队。”周起渭也有类似的回忆,他说,每个铁路孩子可能都玩过大象滑滑梯,“以前是自己的孩子,如今是自己的孙辈们。”周起渭说,大象滑滑梯虽占地面积不大,但却是鸭湖公园中容纳最多欢声笑语的地方。
  如果不去大象滑滑梯,一进公园大门,可以左转来到连廊。说是连廊,但居民们习惯称它为弧形长厅,长厅的顶部有飞檐琉璃,厅内部用十根柱子支撑,旁边设有休息处,长厅紧挨鸭湖,可休憩可观湖。这里是最有人气的地方,居民们喜欢在这里休息聊天,牌友棋友们也喜欢在这里切磋几把,即使是下雨天,这里也坐满了人,雨中观棋可能更有意境。周起渭也喜欢这里,他说他每天都要绕着鸭湖公园走一圈,然后坐在长厅里做呼吸运动,你打牌,他下棋,我休息,大家互不打扰,但又一派和谐。
  鸭湖公园建成后,这里成了铁路人心中的地标建筑,“我在鸭湖公园门口等你”“就在鸭湖公园的桥上”……类似这样的话语成了居民们约定的口头禅,鸭湖公园也成了你我共知的重要场所,对于这座公园,大家都相当有感情。周起渭记得,甚至还有人在这里举行过婚礼。
  鸭湖不语,却充满生活记忆。有人在这里办喜事,也有居民在这里倾诉自己生活中的烦恼,还有人因生活的不如意在这里差点轻生……在铁路人的记忆里,发生在鸭湖公园的事情,第二天就会在居民中流传开来,大家也曾为别人的幸福而喜悦,为别人的不幸而悲伤。鸭湖公园可能也是如此,它见证了人间冷暖,悲欢离合。

继续为一代代人提供成长的快乐
  聊了很多关于鸭湖公园的事情,但周起渭还是要感叹一下,“可能只有铁路人对鸭湖公园有感情。”周起渭解释说,鸭湖公园不算大,也没有其他公园那样的设施和规模,从建成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0多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是过去的样子,说是公园,其实更像是铁路系统“内部”的一个配套设施,就和铁路俱乐部一样,让铁路人有一处可以散步休闲的后花园。
  周起渭的感慨也是很多铁路人的感受,他们说,鸭湖公园已经“30多岁”了,当年的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过去的滑滑梯也被磨出了痕迹,但湖心亭、小桥、长厅都没有任何变化。
  鸭湖公园一边靠山,从湖心小桥走过去,曾经很有创意的鸭子状小门也已经水泥剥落,一路从步道走到山边的小路,路面有些坑洼,两侧的景观也损毁了一些。周起渭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修缮,公园里的步道情况现在也比较差了。
  除了基本的散步休闲需求,鸭湖公园留给附近居民最大的财富可能就是记忆了。翻看网络,不少热心市民和博主都因为偶尔来到这里发出感慨,称这里是“隐于闹市的好去处”,但他们也总是建议,这里到处都是30年前的痕迹,可能“穿上父辈的衣服来拍照更有味道”。年代感、记忆、上世纪90年代,似乎成了鸭湖公园的固有标签。周起渭说,很多居民都希望有人能“盘活”一下鸭湖公园,让它在怀旧的基础上再更新一下。
  虽然对鸭湖公园有“期望”,但周起渭跟鸭湖公园更多的还是感情的羁绊,当年那一批风华正茂的铁路人见证了鸭湖公园的建成,如今他们已经两鬓霜发,孩子们也不一定还在铁路系统工作,但鸭湖公园继续为一代代人提供成长的快乐,即使鸭湖不能改变,岁月依旧、鸭湖依旧可能也是一种美好。

下期预告
  水塔社区居民夏冬梅是一位热心居民,她不但热心参加社区活动,还身体力行关爱残障人士,她说她走上公益这条路也是出于“私心”,但也正是这份“私心”让她成为残障人士的家长和亲人。下期我们就走近夏冬梅,了解她的“私心”和爱心。

  记者苏文娟 通讯员蓝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