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01版:头版

02版:听他们讲桂林的端午习俗

03版:听他们讲桂林的端午习俗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关注

06版:读桂·视觉

07版:读桂·视觉

08版:读桂·社会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6月20日

扒龙船的岁月江湖

桂林晚报      2023年06月20日     

  白石潭村村民在打理龙船的龙头。
■编前语
  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享受美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扒龙船、吃粽子、挂艾草菖蒲,桂林人过端午节,形式上与各地相比没有太大区别。不过究得再细一些,还是可以找出因为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形成的一些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推出这组报道,听桂林人讲讲我们自己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里最热闹的习俗,当属划龙舟。
  在桂林,传统龙舟竞渡也叫扒龙船,以龙王巡游为主,竞技为辅,有一系列民俗文化体系。最近一段时间,记者走进漓江沿岸的一些村子如白石潭村、福隆园、龙门村等,听村民们讲讲桂林端午节扒龙船的历史与习俗。

河流两岸的古老习俗
  关于端午节划龙舟的起源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屈原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便以划龙舟的方式纪念屈原。
  不过据史料记载,早在屈原投河之前,吴越地区就已逐渐形成比赛划船的习俗,主要是为了祭拜水神——龙。作为佐证,在战国墓葬出土的铜鉴上,就有关于龙舟的图样。
  那桂林龙舟活动又有什么自己的故事呢?
  市政协委员、文史专家尹文军对桂林民俗龙舟活动进行过调研走访。他告诉记者,龙崇拜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桂林民俗龙舟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始至终贯穿着浓厚的龙崇拜内容,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桂林龙舟的发展与漓江也有紧密的联系。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韦海涛在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桂林水资源丰富,河流有漓江、湘江、义江、龙江、相思江、桃花江等,这些河流为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河流两岸的村庄自古以来就有端午节划龙舟的民俗传统。
  说起桂林扒龙船的历史,尹文军娓娓道来:“根据史料和桂林龙船歌中的信息,桂林扒龙船可能兴起于唐朝;到了宋代,龙船游江和竞渡已经相当普及;而到了明代,邝露所著《赤雅》对当时龙船活动的描绘非常生动:‘桂林竞渡,舟长十余丈,左右衣白数人,右麾白旗,左麾长袖,为郎当舞……十年一大会,五年一小会……’”
  尹文军说,桂林扒龙船“十年一大扒,五年一小扒”在这里有所体现,说明桂林至少在明代就形成了这样的风俗。至于“十年”、“五年”的说法,主要按“天干”来计算,逢戊年大扒,癸年小扒,2023年是癸卯年,则今年是“小扒”之年。“这个说法在清代的史料中能找到相关记载。”

重视礼制仪式的桂林扒龙船
  为什么划龙舟在桂林又称为扒龙船呢?尹文军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桂林的龙船与龙舟有几个方面的区别。
  与广东地区龙舟竞渡以窄弯道漂移竞速竞技不一样,桂林龙船民俗不以竞速为主,而更重视礼制仪式和村际联谊。“竞技龙舟有它的标准,舟长、舟宽都有相应的规定,而桂林的龙船则没有固定的标准,每个村的龙船都有自己的特色,普遍比较大且长,据我了解,在桂林一条龙船有57米长,能坐下150多人。龙船的装饰也会比龙舟繁复,比如会在龙船上放置雄鸡、绿树等,体现人与动物、植物和谐共生的理念。”尹文军说。
  尹文军说,在桂林一系列的龙船民俗中,龙船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龙王祭祀、走龙亲、舀酒游江等环节,龙船活动全过程都贯穿着不同曲调的龙船歌,其内容、旋律的丰富性、传承演变的多样性、曲调情绪的强烈感染力远超外地同类歌、调。”
  前几天,叠彩区大河乡五福村蔡家渡的村民们进行旱扒训练时,跟着鼓声唱起嘹亮的龙船歌。“龙船歌依靠‘哦’、‘嗬’、‘吔’、‘呀’、‘嘿’五个助声词形成曲调,唱法独特,不同的曲式、旋律、节奏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与气氛,或浑厚雄健,或高亢激昂,或舒缓悠扬。”参与旱扒训练的蒋磊告诉记者。
  其实,桂林扒龙船可不仅仅是端午节前后的龙船巡游。尹文军表示,桂林的龙船民俗文化有着一套传承体系,时间跨度长,习俗活动通常从农历除夕开始一直延续到农历六月初六,最晚会持续到农历九月初九才结束,主要包括开鼓、请圣下殿、走龙亲、游龙、起水、舀酒、龙王上殿、龙舟竞渡等活动。“桂林龙船民俗文化由这些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组成,既包括了龙船、龙头、龙庙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桂林龙舟习俗’和龙头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独立、成熟、完整的文化体系。”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