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要闻·综合

04版:要闻·综合

05版:要闻·综合

06版:探“店”话非遗之十

07版:探“店”话非遗之十

08版:读桂·社会

09版:读桂·社会

10版:聚焦中国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4月14日

共治共享志愿服务
让幸福“落地”

桂林晚报      2023年04月14日     

  3月志愿服务日,空明社区志愿者们合影(社区供图)

  志愿者正在为居民免费维修家电。(社区供图)
  近年来,七星区空明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总体目标,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优化志愿服务对接机制,打造居民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推动社区治理共治共享,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党建引领 
拓展志愿服务队伍

  每月15日是空明社区的志愿服务日,如果家里的电器坏了,附近的居民们已经习惯在这一天拿来给志愿者免费修理。
  “修理电器是我的长项,我帮助别人,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帮助我。”今年45岁的秦先生就是这支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员。他加入空明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已有5年,帮助了上百户家庭修理家用电器。
  空明社区党委书记夏改青介绍,近年来,空明社区以党员先锋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志愿服务站、微信群、“桂志愿”系统等全方位多渠道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时利用网格化管理机制,广泛招募党员群众、单位员工、学校师生、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志愿者。“曾经好心人给我撑伞,如今也想给别人撑伞”,社区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也用行动和爱心感化了一批群众,点滴“凡人微光”不断汇聚,社区逐渐形成了“爱心磁场”,吸引更多群众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据统计,目前该社区注册志愿者达2568人,占常住人口的17%。社区吸引社会组织,搭建志愿服务“大舞台”。充分用好辖区内专业的组织、机构和专业技能人才,让专业的人成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多彩公益社工联盟”,积极与专业化社会组织、优质教育培训机构、爱心商超等社会力量联合共建,开展“公益课堂”、“心理辅导”、“家庭医生”、“家政服务”、“配餐送餐”等公益行动和社工服务。近一年来,社区累计与30多家社会组织签约合作,提供服务3000多人次。

发动群众 
绘就志愿服务样本

  走进空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在大厅一角可以看到“志愿服务超市”,这个“超市”里有各种类型的服务项目。夏改青介绍,这是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发掘社区群众各方面特长和优势,根据志愿者的人员类别、行业特色、技能特点等,分门别类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项目,以满足群众的特定需求。
  目前,空明社区已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架构,组建起了一支志愿服务总队,下设40支志愿服务分队,“蜂窝式”覆盖到群众身边。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中广泛传递,越来越多社区群众成为志愿者,自发参与志愿服务,近3年来,社区志愿者队伍增长超过2倍。”夏改青说,空明社区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平台作用,不断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评价等制度,拓宽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壮大了辖区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党员志愿者引领带动、社会组织专业服务、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开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志愿服务力量。

精准对接 
开辟志愿服务供需通道

  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是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前提。空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因应需求、积极创新,探索出心愿清单、服务菜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五单模式”,推出更贴近群众的特色志愿服务,在志愿者和群众需求之间开辟了一条对接精准的“绿色通道”。
  为精准、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实践站精心设计志愿服务活动群众“心愿清单”,及时统计辖区群众的志愿服务活动需求,并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点单率及实际情况,由相应志愿服务队具体实施。“服务菜单”则注重精细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制定了包括理发、修理家电、磨刀等惠民服务,并将“菜单”内容张贴在实践站的显眼位置,让群众一目了然,方便点单参与。“实践站派单”着眼及时性,实践站按照每个月群众“心愿清单”,第一时间进行派单。志愿服务队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接单后,根据自身职责和服务性质,迅速组织志愿者开展对接服务,并完成志愿服务活动任务。“群众评单”强化满意度,坚持“让群众满意”这一根本原则,每月邀请被服务对象当场填写群众点评单,同时可填写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让实践站更好接受社区群众监督,倒逼各志愿服务分队提升服务水平,将群众的评价转化为持续改进工作质量的动力,持续提升志愿服务效能。
  “五单模式”志愿服务机制破解了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等志愿服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畅通了居民诉求渠道,建立了高效服务通道,做到“常规问题马上办、困难问题协商办、复杂问题盯着办”,对于打造志愿服务“标杆式”社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群众需求作为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夏改青说,按需“点单”,精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与生活需求,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韦彦青 通讯员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