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要闻·综合

04版:要闻·综合

05版:要闻·综合

06版:探“店”话非遗之十

07版:探“店”话非遗之十

08版:读桂·社会

09版:读桂·社会

10版:聚焦中国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4月14日

会仙路6号小区改造后 居民满意展笑颜

“访”到大家关心事
“改”到居民心坎里

桂林晚报      2023年04月14日     

  改造前小区里公共区域堆放着杂物。 (桂大社区供图)

  改造前的小区一角。(桂大社区供图)
上接04版
改造治顽疾 满足居民真正所需

  让群众在老房子里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目的所在。
  “我们小区是开放式的,有时候外面的车子也停进来,我们可以安装一个道闸。”“我们这个围墙太破了,还开裂,改造的时候可以翻新一下。”“路灯也要加上,不然晚上都看不清楚路。”得知小区要改造,大家都很激动,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期待。
  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把大家的意见统一起来?小区亟须改造哪里,怎么改?如何实现各方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于佳屹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了解百姓需求是关键。对于老旧小区的居民而言,幸福感的来源其实很具体,比如有地方停车了、管道不再堵塞等。于是,社区通过党建引领“五员齐心”助力会仙路6号小区的改造,除了入户访问之外,也将网格员、居民代表、施工方等多方召集到一起,共同讨论改造相关问题,并把如何更精准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对于老旧小区改造来说,“面子”改好了只是拿下了基础分,只有啃下“骨子”里的“硬骨头”才能得到关键分,真正“改”到居民心坎上。
  例如,居民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雨季门口积水和停车位少的问题,为此,施工方着重解决这些问题,找平入口路面,并扩大小区内管网,同时在整个小区铺设环保的透水混凝土,减少小区路面积水。小区里的公共区域不算特别规整,如何规划利用好有限的空间也是改造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改造时,公共区域原来堆放的杂物及“小菜地”也都清理干净了,这样一来,停车位也规划出来了。
  据介绍,此次会仙路6号小区共改造道路2547.66平方米,改造雨水管道479米,污水管道601米,新增照明工程13套,粉刷围墙179米,新增不锈钢栏杆154米。
  “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乎居民切身利益,充分听民情、察民意,让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成为群众期盼的暖心工程,有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于佳屹说。

居民展笑颜 老小区点亮“新生活”
  4月12日,记者走进会仙路6号小区,道路平整干净,车辆停放有序,一派恬适宁静,一点不输旁边的新建小区。小区里,居民们一起打牌娱乐,手里提着菜的老太太遇到了邻居便停下来唠唠家常,很有人情味。
  李女士在这个小区里住了七八年时间。她笑着说,之前在每栋楼的储物室前都有一个阶梯,改造时,施工方全都铲平并铺上了透水路面,现在他们搬东西或者推个小推车都顺畅省力了不少,从这些细节上就能感受到小区改造工作的细致。
  说着小区的变化,李女士赞不绝口。她指着一栋楼前的不锈钢栏杆说,这个路面有一段落差,如果不注意容易摔下来受伤,存在安全隐患,改造时安装的这个栏杆特别实用,保护了大家的安全。
  “现在整个小区都亮堂了,感觉就像新小区一样,住着很舒心。”正在一楼整理物品的一位居民大爷夸赞道,今年以来,无论下多大的雨,小区都没有被淹过,再也不用担心出不了门了。而且现在小区宽敞平坦了,大家也都愿意出来坐坐,别提多惬意了。
  居民谭阿姨晚饭后有出门散步的习惯,她对小区的改造也连连称赞。谭阿姨说,现在小区里走两步就有一盏路灯,对于他们老年人来说十分友好,晚上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走路了。
  如今,会仙路6号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小区门口贴着的“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也显示着居民幸福生活的“触手可及”:小区附近300米处有市场,1000米处有商超,500米处有可以运动的小广场,200米处有社区服务中心,600米处有医疗机构……居民朱阿姨说,小区附近生活便利,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居民日常生活所需都能得到满足。小区改造后,生活环境变得更好了,让他们住在这里的居民感到幸福感满满,生活品质都提高了,大家生活得自然更顺心顺意,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让老旧小区‘年轻化’,不仅激发了社区活力,还助力城市提档升级,也让老百姓从安居走向宜居、乐居。”于佳屹说。记者周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