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仙路6号小区改造后 居民满意展笑颜
“访”到大家关心事
“改”到居民心坎里
桂林晚报
2023年04月14日

改造后,小区路面平整,车辆停放有序。记者周子琪 摄

改造后,小区路面落差处装上了不锈钢栏杆。 记者周子琪 摄
小区空间变“大”了,环境变美了,生活更方便了,档次也上去了……随着老旧小区改造逐步完工,会仙路6号小区曾经的“顽疾”被根治,展现出了新面貌。
环境的改变让居民生活质量连连攀升,老旧小区焕发出了新活力,点亮了居民的“新生活”。
改造前问题多 居民最怕雨季来临
会仙路6号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原无线电一厂的住宅楼,有100多户居民。楼房刚建好之初,这里是大家温暖的港湾,也见证了百余户家庭的生活点滴。
几十年时间,崭新的小区渐渐老旧,很多问题不断显现。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刘先生说,有段时间,小区里路面变得坑坑洼洼,小区一些地面没有硬化,除了泥土就是杂草,下雨天路过,都会被溅到一身泥水。小区里住的大多是老年人,这样的路面状况让大家的出行很不方便。
“我在这里住了差不多10年,以前最怕雨季。”居民朱阿姨回忆起小区改造前的样貌,连连摆手摇头。朱阿姨说,之前小区门口的地面是有坡度的,一到雨季,小区门口必积水,几乎每次都会涨到大腿那么高,小区里只有一个出入口,没办法,出门时必须把裤脚挽得高高的,然后蹚水而过,出入十分困难。积水那么深,人想想办法总还过得去,但小区里的车子想开出去就难了。因此,小区门口积水成为了大家共同的“心病”。
还有的居民抱怨说,小区建的时间长,渐渐有人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围起了“小菜地”。比如在楼栋边上用石砖搭起框架,在里面倒土种菜;还有人用泡沫箱种菜放在楼下墙角处。公共空地也有人堆放杂物,不仅不美观,也十分占用公共空间。
道路坑洼不平、杂物堆积占道、无序停车占用小区公共空间、下水道排水不畅、照明设施维修不及时……记者了解到,会仙路6号小区曾经的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社区居民,给居民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
桂大社区党委书记于佳屹介绍说,会仙路6号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时间一长,环境变得越来越差,所以在申报老旧小区改造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有老大难问题需要解决的小区。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