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中亚航船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中亚各界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桂林日报
2025年06月15日
(上接第一版)路,是改变,也是希望。2100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打通横贯东西的古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新时代的丝路画卷就此铺开。中国同中亚五国如今已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全覆盖,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2023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为双方合作开辟新前景。双方互联互通日益密切,经贸往来持续升温,互利共赢合作跑出“加速度”:中哈原油管道安全稳定运营,中吉别迭里口岸实现阶段性通车,中国多地常态化开行中亚班列,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总额连创新高……
吉尔吉斯斯坦奥伊奥尔多专家倡议中心主任伊戈尔·舍斯塔科夫认为,中国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亚国家发展战略协调对接,极大助力中亚国家现代化建设。他期待,在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峰会期间,中亚国家与中国达成更多务实合作项目,为中亚发展赋予新动能。
土库曼斯坦《金色世纪》报社社长梅拉特·别克穆拉多夫说,中国积极同中亚国家共享绿色发展经验,双方在水电、风电、光伏等项目建设上成果显著,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期待以习近平主席此行为契机,中国与中亚国家挖掘更多创新合作增长点,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中亚国家和中国传统友谊深厚,发展理念相近,这为双方开展合作、携手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长阿克尔别克·库里什巴耶夫看来,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是“双向奔赴”。哈国家科学院正与中方机构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技术合作项目,库里什巴耶夫也因此更加忙碌。“期待聆听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峰会上提出面向未来的发展倡议,推动中亚国家与中国实现共同繁荣。”他说。
“让心贴得更近”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永远在我心中。”哈萨克斯坦青年伊斯密尔·道罗夫(中文名马文轩)曾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留学,如今在阿斯塔纳一家中医诊所工作。新冠疫情期间,在华留学的马文轩主动请缨支援抗疫,他的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无数中国人。2022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讲述了马文轩的故事。
“能被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我非常激动,这是很大的荣誉。”马文轩说,“中亚国家和中国是好邻居、好朋友,我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行将为双方传统友谊增添更多新内涵,让双方人民的心贴得更近、手握得更紧。”
千年古道,万里驼铃,谱写出浩浩长歌,见证中国与中亚国家间世代友好。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在人文领域交流有声有色: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化身“流动的文化交流长廊”,“健康快车中塔防盲合作中心”点亮塔吉克斯坦眼疾患者康复希望,敦煌研究院专家前往中亚多国考察交流……
哈萨克斯坦文化和信息部副部长叶夫根尼·科切托夫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为中亚国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带来新机遇,“我们怀着激动心情迎接第二届峰会,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行进一步促进双方文化互动,为人文交流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中国热”“中文热”在中亚国家持续升温,中国与中亚国家全方位加强教育务实合作,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鲁班工坊、孔子学院等教育合作项目蓬勃发展,为传承中国和中亚友谊培育着青春力量。
“中国-中亚机制已成为促进各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副校长劳夫·尤拉洪佐达说。设于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的鲁班工坊近两年迅速发展,为塔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培养了大批人才。尤拉洪佐达说,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访进一步拓展中亚国家与中国合作,推动更高水平教育文化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观察家图拉加诺夫表示,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行将持续促进中亚国家与中国青年间的互动,厚植中亚国家与中国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使绵延数千年的传统友谊焕发新的活力。(参与记者:赵宇、李奥、江宥林、张继业、缪晓娟)(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