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时事

04版:悦读

返回 2025年05月31日

端午粽香忆悠长

桂林日报      2025年05月31日     
  □翟长付

  端午节前后,街头巷尾家家粽叶飘香。这天刚吃好早餐,老乡便送来了几只粽子,还冒着热气。闻着粽香,我没忍住,剥开一只咬了一口,黏黏的糯米裹着红豆红枣,透着一股粽叶的清香。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看着这用红线绑着的四角粽子,我想起了母亲包的菱角粽子。
  小时候,端午节是我们夏天盼望的节日之一。端午这天,可不只是吃粽子,中午的菜也有讲究,得有“五红”。母亲做的“五红”通常是红烧肉、红苋菜、凉拌红萝卜、盐水虾,还有我最爱的咸鸭蛋。肉是拿肉票买的,那时候买啥都得凭票;苋菜和番茄是自家菜园里长的,新鲜得很;咸鸭蛋是自家鸭子下的蛋腌的;虾是父亲拿虾笼去河里捞的。为了凑齐这“五红”,父亲和母亲可费了不少心思。
  母亲包粽子用的是纳鞋底的棉线,打一个活结的,里面是蚕豆或者红豆;打两个活结的,就是纯糯米粽子。我老是想起母亲包粽子打结的样子:她把棉线一头咬在嘴里,另一头用右手捏着,在粽子上缠一道;左手把粽子一转,再缠一道,两道绳交叉成八叉形,然后手和嘴一起使劲,把棉线拉紧打结,一只漂亮的菱角粽子就呈现在眼前。
  粽子包好后,母亲总是晚饭后才煮。我晚饭都不敢多吃,就怕到时吃不下粽子。父亲在灶膛添柴,我一会儿跑到灶台边看看锅冒气了没,一会儿又跑去帮忙拉风箱,盼着粽子快点熟。
  粽子熟了,粽叶的清香从锅里飘出来,我站在灶台边,使劲嗅着,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母亲一把将我拉走,笑着说:“你个小馋猫,小心被热气烫着脸,等粽子出锅后凉了再吃!”
  端午节这一天,奶奶用五彩线编手绳,戴在我和弟弟的手腕上,还会给我们挂上好看的小香囊。奶奶说,小孩子调皮,戴上手绳、挂上香囊能辟邪祛毒,保佑我们平平安安的。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背井离乡十多年,每年端午节前,总有客户和朋友送粽子来。这儿的粽子花样百出,有金字塔形、圆柱形、条形、锥形,各具特色。口味更是丰富多样,咸肉粽、咸蛋黄粽等等,入口鲜美,口感绵软。但在我心里,这些粽子始终比不过母亲亲手包的,少了那份嚼劲,也缺了家的味道。
  端午粽香忆悠长。无论漂泊异乡还是在老家,端午节吃粽子,都是我心底最期待、最难以忘怀的。剥开粽叶,那清新的粽香,是端午节最美的享受。生活恰似这粽子,细细品味,愈发觉得韵味无穷,处处洋溢着温暖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