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酿酒车间主任覃泽广:
守正创新 让米香老酒香飘更远
桂林日报
2025年05月09日

覃泽广(左)与一线酿酒师傅沟通注意事项。

覃泽广在查看酒醅糖化发酵情况。

覃泽广(右)在车间品尝新酒,并与一线师傅沟通交流。
□本报记者黄敏 文/摄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级酒庄”……这些荣誉皆属于桂林一家有着70余年历史的酒企——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湘江、灌江、万乡河交汇地的桂林湘山酿酒生态园。走进园区内的酿酒车间,晨光穿透古朴的窗棂,轻洒在排列整齐的小坛地缸上。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酿酒车间主任、2024年“桂林工匠”称号获得者覃泽广正穿行于一排排发酵坛之间,专注地查看酒醅的发酵情况。
这位从一线工艺员干起的酿酒能手,用十余年的光阴成长为湘山酒业酿酒车间主任,更成为湘山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持续以匠心守护百年酒脉,以创新破解行业难题,让米香型白酒的芳香穿越时光,飘向更远的远方。
十年磨一剑,传承湘山酒酿造技艺
覃泽广的酿酒之路,始于2013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他,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酿酒事业的憧憬,回到广西,投身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从酿酒车间工艺员做起。
“当时就想着一定要把酿酒技术学精,为家乡的酒企贡献自己的力量。”覃泽广回忆道。初入车间,他便一头扎进生产一线,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酿酒和制曲技术。整整四年,他与老师傅们一同上下班,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步骤,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下班后,别人休息了,他还回到办公室,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总结。
在学习酿酒技术的过程中,车间不同班组酿出的酒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引起了覃泽广的注意。“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工艺,为什么酒的品质会有差异呢?”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始默默观察各班组的操作细节。终于,他发现一个班组通过调换发酵坛的位置来平衡车间温差,从而使酒的品质更加稳定。“车间里不同位置的温度有细微差别,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对酒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覃泽广说,“这件事让我深刻认识到,酿酒是一门需要精益求精的技艺,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不能忽视。”
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覃泽广在工艺员岗位上快速成长。经过两年酿酒学习和两年制曲钻研,他逐步掌握了湘山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精髓。此后,因表现突出,他升任酿酒车间副主任,将基层生产经验融入管理工作,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2020年11月,覃泽广正式成为湘山酒传统酿造技艺第七代传承人。“师父总是教导我,要多到一线去,亲自动手,了解每一道工序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覃泽广说,“一直到现在,师父虽然已经是公司的技术顾问,还是国家级白酒评委,但他依然坚持每周到车间来,和我们一起品尝酒醅,指导我们工作。”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覃泽广更加坚定了扎根一线、传承技艺的决心。
如今,身为酿酒车间主任的覃泽广始终牢记师父的教诲,经常穿梭在车间的各个角落,亲自参与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工作。他深知,只有深入一线,才能真正掌握酿酒工艺的精髓,才能确保每一瓶湘山酒都能保持上乘品质。
守正创新,推动米香型白酒发展
在覃泽广看来,传承传统技艺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湘山酒业坚持人工酿酒,以小坛地缸发酵,这种传统的酿造方式赋予湘山酒独特的风味,但在生产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传统发酵间冬季保温效果不佳,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发酵周期延长,效率降低。”覃泽广介绍道。通过反复试验,团队创新性地利用蒸馏冷却水回收热能,为发酵间保温。他们与设备厂商合作,设计安装了一套热能回收系统,既解决了冬季发酵保温难题,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改善了车间环境卫生。
除了在生产设备上创新,覃泽广还致力于攻克米香型白酒的品质难题。米香型白酒作为湘山酒业的主打产品,销售长期局限于两广地区,未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酒中时有苦味。“要让米香型白酒突破地域限制,就必须解决苦味问题。”覃泽广说。
2021年起,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与广西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对米香型白酒的成分进行深入分析,探寻苦味的根源。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发现杂醇油含量过高是导致米香型白酒苦味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覃泽广带领团队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入手进行改进和优化,最终通过控制发酵条件、调整微生物营养平衡、应用生物酶技术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杂醇油的产生,增加了酸和酯物质的生成,成功减少了米香型白酒的苦味,提升了酒的品质。
近年来,覃泽广在精进酿酒技艺的同时,还积极培养后备人才。他定期对车间员工和新入职大学生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年均培训超300人次。“酿酒技艺需要代代相传,只有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湘山酒业才能持续发展。”培训中,覃泽广耐心讲解每个技术要点,手把手指导实操。他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2023年,覃泽广带队参加广西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白酒酿造项目比赛,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取得优异成绩:覃泽广个人荣获该项目第一名,另两名工艺员分获第三、第六名。
获得“桂林工匠”称号,对覃泽广而言是荣誉,更是动力。他清醒地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米香型白酒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发展。
“现在年轻人的饮酒比例下降,我们需要让酒文化更贴近年轻群体。”覃泽广说,“我们正在尝试将酒与茶、特色谷物等融合,开发新产品。”就像茅台推出酒香冰激凌等创新产品一样,覃泽广也希望通过跨界融合,让米香型白酒以新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他也希望传播正确的酒文化观,让更多人了解酿酒人的工匠精神。“酒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载体。我们要传承酒文化中的精华,倡导理性饮酒。”
在采访的最后,覃泽广坚定地告诉记者,未来将继续坚守酿酒一线,以匠心传承湘山酒百年工艺,以创新推动米香型白酒发展。“我相信,只要坚持精益求精、守正创新,湘山酒必将实现‘让米香老酒香飘世界’的愿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