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向人民报告 受人民监督

03版: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04版:综合新闻

05版:清廉桂林

06版:时事

07版:时事

08版:健康讲堂

返回 2024年09月26日

灵川:林下灵芝撑开乡村振兴“致富伞”

桂林日报      2024年09月26日     

  村民在搬运赤灵芝。

  村民在分拣整理赤灵芝。

  村民在晾晒赤灵芝。
□本报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黄勇丹 吴贞珍 文/摄
  秋分已至,高山灵芝喜迎丰收。在灵川县的高山半高山地区,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林下,村民们精心种植的高山林下灵芝长势喜人。
  9月24日,记者来到兰田瑶族乡兰田村委新寨村,只见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收、晾晒灵芝,随后装车外运供应火热的市场。
  “这是今年采收的第二茬赤灵芝,7月份就已经收过一次了。”村民陈龙化满脸喜悦地说道。今年,她家种植了100多亩赤灵芝,亩产值高达近5万元。2023年,在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技术团队的助力下,她流转了10多亩山林,大胆尝试林下试种赤林芝,没想到一举成功。
  兰田瑶族乡地处高海拔区域,野生食用菌物种丰富多样,特别适合发展林下产业。这里原生态林下种植的灵芝,管理相对粗放,却有着极高的品质和良好的效益。“我们村在漓江上游,紧邻青狮潭水库,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陈龙化自豪地说。
  44岁的村民韦勇刚曾是一名脱贫户,如今在陈龙化的灵芝种植基地担任场长。他对灵芝的生长习性可谓了如指掌:“赤灵芝的生长发育分为两个阶段,先是菌丝生长期,接着是子实体生长阶段,而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又可分为菌蕾期、开片期和成熟期。”现在,他在基地稳定务工,每月能有4500元的收入。像韦勇刚这样常年在基地务工的脱贫户还有七八位。
  近年来,兰田瑶族乡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行,通过大力发展灵芝等特色产业,让当地农业产业成功实现从传统到特色、从单一到多元、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变。灵芝种植的成功,也带动了灵芝产业向多样化迈进,陆续开发出灵芝孢子油、破壁灵芝孢子粉、灵芝茶、灵芝酒、灵芝盆景等丰富产品。
  兰田瑶族乡党委书记陈丽表示,将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林地资源,采用“党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领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灵芝种植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据悉,灵川县森林资源丰富,人工栽培灵芝主要以林下仿野生种植为主,品种有赤灵芝和紫灵芝。灵芝年栽培面积稳定在1700亩左右,鲜品产量1120吨,产值高达1.23亿元。当地专门从事灵芝种植、加工的新型经营主体有12家,注册了“大野神芝”“丰茂源”“紫灵”“安太”“瑶山”等灵芝品牌。其中,桂林大野领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灵芝产品已先后获得中国有机认证、欧盟有机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