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05版:特别报道

06版:县区新闻

07版:时事·体育

08版:桂林故事

返回 2024年06月25日

昔日围着自家葡萄园转 今天“打飞的”技术输出

兴安县富江村70多名果农跨省疏果

桂林日报      2024年06月25日     

  ▲近日,溶江镇富江村的果农蒋艳云展示“打飞的”跨省疏果的机票。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文/摄)“这次外出疏果,我坐飞机回家!”6月17日上午,兴安县溶江镇富江村的葡萄种植户蒋艳云正在和几个乡亲拉家常,谈论着“打飞的”跨省疏果的感受。
  近期,在富江村,很多村民都在热议“打飞的”跨省疏果这一话题。原来,此前数月,该村不少果农“打飞的”奔赴祖国各地,提供葡萄疏果技术。
  “从今年3月至今,我们村一共有70多名果农前往区外疏果。早几年,大家都是围着自家葡萄园转,现在不仅把自家葡萄管好了,还外出提供疏果技术。”富江村支书廖德辉说,跨省提供疏果技术服务的,基本是村里有经验的葡萄种植户,且以30岁到55岁的女性为主。
  富江村位于溶江镇西北部,有2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兴安县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鲜食葡萄产区,溶江镇更是享有“南方吐鲁番”之美誉。2023年,该县葡萄种植面积15万亩,实现葡萄总产量35万吨,总产值约44亿元。多年来,当地果农积累了丰富的葡萄种植经验和成熟的管护技术。
  “近4年来,果农受邀组团前往区外疏果,已形成一股潮流。”富江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琼告诉记者,因气候差异,河北、山西、云南和四川等地的葡萄与桂林本地葡萄的疏果期,有一定的时间差。每年3月至6月,都是区外的葡萄种植大户招募疏果工的高峰期。今年3月至今,她联合邻村司门村的一个葡萄种植户,组织了4批共100多名当地果农前往区外提供疏果技术服务。务工结束后,果农就回村管护自家葡萄,做到了“务工与种植两不误”。
  “我去外地疏果近3个月,收入4万多元。”富江村的果农唐桂莲笑着打趣,这份收入比她家管护的5亩葡萄园的总收入还多。
  刚从陕西“打飞的”回村的蒋艳云说,跨省疏果带来了收入,还带来自豪感,“在外地,人家都非常认可我们的管护技术,夸我们是‘传经送宝’!”
  过去4年,“85后”的村民文丽荣每年都外出疏果,“‘打飞的’打了十来次,走了全国好几个省份。”她的语气中,难掩自豪。一批刚从山东烟台回村的村民,还选购了几十斤樱桃回家,与亲友共享。
  据溶江镇政府工作人员张华介绍,今年3月至6月,该镇有3000余人组队赴外地提供葡萄疏果服务,每人日收入在400元至1000元之间,全镇外出疏果总收入超1亿元。
  “明年,我们将继续组团外出疏果。”李琼说,兴安葡萄种植户的好技术,将和兴安葡萄一样,名扬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