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饮食安全别大意
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桂林日报
2024年06月25日
本报讯(记者张苑 通讯员周振宇)随着洪水逐渐退去,桂林城重新恢复生机。为了确保市民的饮食安全,助力餐饮经营户灾后重建,桂林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出动,监管人员深入一线,对受灾餐饮单位展开全面检查和指导帮扶,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老板你好!准备哪天重新营业?这些餐具都消过毒吗?”6月21日,在漓江边的一家餐饮店内,市场监管人员询问该店老板。在仔细查看了该餐饮店的后厨后,监管人员指着角落堆放的一堆食品和食材提醒道:“洪水刚过,食品安全得加倍注意。一定要先做好清洁和消毒才能正常营业,被污水泡过的这些食材、啤酒、矿泉水等就不要使用了,特别是近期猪肉鸡肉之类的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进货,索证索票,还有用水都要注意,确保不出问题。”餐饮店老板连连点头,承诺会尽快销毁受污染的食品和食材。
随后,监管人员来到另一家餐馆,看到店内一片狼藉,餐具、厨具散落一地,桌椅东倒西歪,地面满是泥泞,显然受灾更加严重。“唉,这次洪水把我们的厨房设备、食材全都毁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餐馆老板苦着脸说。“不要太担心,我们会全力支持你们恢复营业。现在摆在首位的是一定要保证餐馆的卫生安全,然后重新采购设备、食材,一步步来,相信你们很快就能正常营业。”市场监管人员拍拍老板的肩膀鼓励他重拾信心。
连日来,监管人员每到一户受灾餐饮单位,都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食品原料、加工场所、餐饮具消毒、饮用水等关键环节逐一进行检查,督促餐饮单位特别是学校食堂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把好原料采购关,及时清理发霉变质食品原料,不使用受洪涝灾害影响的腐败变质食材以及死因不明、来源不明的肉类等食品原料,叮嘱餐饮单位仔细查验食品原料的进货凭证,杜绝受洪水污染的食材进入餐饮环节,提醒他们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晨检力度,确保员工身体状况符合从业健康要求。此外,监管人员还耐心指导餐饮单位做好场所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清洗消毒餐饮具,防止有害细菌污染食品,并积极向餐饮单位科普洪水过后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洪水过后,食品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我们必须紧守底线,确保市民在餐饮场所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桂林市市场监管局食品餐饮安全监管科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