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关注

05版:乡村奋斗者

06版:健康桂林

07版:时事

08版:理论·时评

返回 2024年05月08日

中塞“铁杆”友谊之路越走越宽

桂林日报      2024年05月08日     
  (上接第二版)在视察博尔铜矿项目后,武契奇总统表示,紫金在塞尔维亚投资以来,矿产资源纳税增加三倍。紫金已成为塞尔维亚最大出口商之一,为塞尔维亚经济和就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被改变的不仅是博尔,在斯梅戴雷沃,拥有百年历史的钢厂也因为中国河钢集团的到来发生变化。随着改造现有设施和建设新设施,曾经空气污染严重的钢厂区域如今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欧盟标准更低。钢厂里常常可以看到盛开的南欧紫荆花,这座历史悠久的重工业基地有了新的模样。
  从博尔的郁金香,到斯梅戴雷沃的南欧紫荆花,中塞务实合作走出一条鲜花盛开的绿色之路,不断为双边关系增添新的色彩。

  心心相印之路
  5月初正值塞尔维亚劳动节和复活节小长假。假日期间,在贝尔格莱德附近的小镇泽蒙,拉扎尔·萨瓦蒂奇小学五年级学生莱娜和小伙伴来到集市摆摊,完成她们的社会实践课作业。两个女孩子销售的产品是毛线手工编织的小动物,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一只大熊猫。
  莱娜说,她非常喜欢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如果有机会去中国旅游,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大熊猫。她说,在学校里,老师多次讲到塞尔维亚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历史,这让她和同学们对遥远的中国充满好感和好奇。
  “欢迎中国领导人来塞尔维亚,也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这里旅游!”莱娜得知习近平主席即将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后激动地说。
  “朋友是时间的果实。”正如这句塞尔维亚谚语所说,近年来,中塞两国民众经贸、文化往来密切,不断丰富充实着传统友谊的内涵,大家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米哈伊洛大公街和小镇泽蒙的广场周边,路牌上有中文标识;在历史悠久的贝尔格莱德动物园外墙上,由马赛克拼出的动物图形中也有大熊猫的身影。
  常年在米哈伊洛大公街上卖画的艺术家萨利奇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会选择来贝尔格莱德及周边地区度假。让他惊讶的是,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对塞尔维亚的文化历史并不陌生,还会与他讨论在中国足球俱乐部工作的塞尔维亚教练和球员。
  “塞尔维亚人和中国人有共同的经历和传统友谊,我们心连心、在一起!”萨利奇说。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一带一路”地区研究主任卡塔琳娜·扎基奇说,她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塞尔维亚年轻人开始使用来自中国的社交媒体软件、喜欢吃中国菜、买中国货、想要学习中文。塞尔维亚和中国互免签证、互通直航,更是让两国民众间的交流更便捷、了解更深入、成效更显著。
  谈及塞中两国关系的未来,扎基奇充满信心。她说,塞中两国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两国务实合作将在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等新领域不断拓展,塞中关系必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参与记者:郑开君、张远、林浩)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