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振奋精神 争分夺秒 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04版:振奋精神 争分夺秒 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05版:专版

06版:综合新闻

07版:专版

08版:教育

前一版 2024年04月25日

习近平向首届“中国-拉美
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我同拉方领导人共同宣布成立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10周年。10年来,在中拉论坛框架内,中拉各领域友好合作蓬勃发展,推动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我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拉航天合作结出丰硕果实。双方在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深空站网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推动科技进步、加强区域互联、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以首届中拉航天合作论坛为起点,建设高水平中拉航天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航天技术更好惠及双方人民,持续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当日在湖北武汉开幕,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强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蔡奇陪同考察   新华社重庆4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要对标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和党中央赋予的使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和市长胡衡华陪同下,深入物流园区、城市社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等进行考察调研。
  22日下午,习近平首先考察了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他来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运营调度中心,听取新通道建设情况汇报。习近平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物流园区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后,习近平来到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听取货物集散、运输路径、运营成本和效益等介绍,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工作强度、劳动保护、节假日休息和收入情况。习近平说,大家在物流一线,也是在对外开放一线,通过你们的辛勤劳动,很多商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推动西部大开放、促进西部大开发,物流很重要,大家要继续努力,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还听取了重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汇报,参观了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习近平表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重庆的制造业有自身的结构特点、有相应的优势,希望重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是一个老小区,2022年初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并纳入全国有关试点。习近平来到这里,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听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基层减负情况介绍。他还走进社区食堂,同正在就餐的群众亲切交流,鼓励社区食堂实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要总结推广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更好惠及广大社区居民。(下转第二版)
□“漓江潮涌 奋楫扬帆 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系列报道之二 织密最严法治网 吹尽浮尘漓江清 □本报记者 陈娟
  漓江治理,需要重拳出击,更需要完善法治体系。
  立良法明善治,扎紧法律篱笆。自2012年广西出台第一部地方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来,桂林市生态环境地方立法沿着创新制、补短板的路径,已结出丰硕成果。目前,全市已制定颁布的16部地方性法规中,关于“两个保护”的就有9部,初步构建起以《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引领,以《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例》为“主干”,以《青狮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规定》、《禁止乱挖滥采砂石土矿产资源规定》等法规为“枝叶”的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地方法规体系,有效推动了漓江生态治理机制从行政管控迈向全域法治化保护,以“史上最严”生态环保措施为漓江流域生态保驾护航,成为广西甚至全国的生动法治实践。
  桂林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检两院、生态环境厅共同签署《建立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机制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漓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中心、漓江司法保护大数据联动执法中心,执法司法高效联动,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
  2021年以来,桂林市全面实施高压严管保护制度,积极构建“行政执法、司法联动、纪检监察、法规管控”法治保护体系;漓江风景名胜区所有开发建设活动实行市委、市政府审批;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新建项目全线退距300米,率先在全国建立市县乡村公安机关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执法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桂林市检察机关通过“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创新对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监督,以“大专项+小专项”妥善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2021年以来,共办理漓江流域公益诉讼案件400件,其中刑事案件328件484人。(下转第二版)
这个春天 全州再交精彩答卷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四月的八桂大地,春潮涌动。四月的全州,奋进而激昂,再交一份精彩答卷。
  2021年4月25日,广西考察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位于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同一天,总书记还来到才湾镇毛竹山村,“把脉”当地乡村振兴产业。
  光阴似箭,光阴亦有情。时间见证了全州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的奋斗征程。时间也把该县全体干部群众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业振兴、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化作答卷,精彩呈现。
  2021年以来,“红色”是全州高速发展征程上闪耀的代名词。
  全州县干部群众牢记湘江战役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深挖红色资源,续写新时代红色华章。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自建成以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汇集于此,重温湘江战役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感悟信仰力量。自2021年5月以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已接待游客515万余人次,获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成为全国红色教育重要阵地。
  在全州这片广袤的红色热土上,该县承建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推进。截至目前,全州县承建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2个重点项目、全长113.37公里的血战湘江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湘江战役三大渡口遗址群保护展示工程、25公里沿江骑行绿道全面建成使用,全县红色资源实现串点成线。长征路上“峥嵘岁月”,已逐步呈现在这片桂北大地上。
  工业经济发展稳定向好。2022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45.32亿元,较上年增长6%,较2021年规上工业增速4.4%,逆势再提升1.6%。2023年,全县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建成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资2.2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6.26亿元。其中,该县生产的干米粉年产量50万吨以上,占全国干米粉销售市场份额30%以上。
  乡村振兴步伐蹄疾步稳。2021年,全州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广西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下转第二版)
漓江:从远古走来 向未来奔去 ——写在第三个漓江保护日到来之际 □本报记者 李思静
  人间的故事总是在河边发生。
  至晚在1.2万年前,一群古人在甑皮岩落脚安家。依靠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漓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甑皮岩先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发展出灿烂的文明;
  当秦始皇开拓岭南,派史禄修灵渠,漓江与湘江由此贯通,南疆文明与中原文化发生关系,岭南地区正式被纳入华夏版图;
  尔后2000年,漓江之上,群星闪耀。“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无数文人墨客穷尽溢美之词,试图描摹这条江河的瑰丽。
  今天,漓江被认为是全球最美的河流之一,每年无数人前来一睹中国山水美景的巅峰代表,找寻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今天,漓江又不仅是一条美丽的河流,她是桂林山水的魂与神,是山水文化和东方美学的具象载体,更是一座古今中外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桥梁、一张举世瞩目的“中国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对桂林念兹在兹、关心牵挂,多次就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作出重要指示。
  桂林全市上下把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第一位的要求,常态化开展“两个保护”专项监督,举办“4·25漓江保护日”系列活动,成立桂林山水保护研究院、“二郎神”民兵分队,建成数字漓江5G项目可视化指挥中心,漓江保护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扎实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漓江市区段所有支流进行截污,并建设支流水系公园,漓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水环境质量连续5年排全国前列,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收集率全区第一。
  深入推进示范创建,获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取得积极进展。今年初,桂林市在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分享漓江保护实践经验,漓江山水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名片”。
  这让我们为漓江的今天感到欣喜——生态质量稳中有升,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性持续向好。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成群、游客络绎不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已经成为眼前实景。
  这也让我们对漓江的未来抱有期待——这条从中国五岭之一的越城岭而来,向南逶迤而去,绵延百里,滋养一代又一代桂林人的“母亲河”,又将为她的子民续写怎样的传奇?  (详见第三、四版)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强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蔡奇陪同考察   (上接第一版)城市治理的很多工作要靠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和社区这个平台去落实,要厘清城市社区职责事项,继续推动资源下沉、完善服务设施,强化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离开时,社区居民纷纷围拢过来欢送总书记。习近平对大家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3日上午,习近平考察了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听取当地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等情况汇报,观看系统应用演示。习近平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首要的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预案、精准管控、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各类事态,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希望你们不断探索,积累新的经验。
  24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对重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习近平指出,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习近平强调,重庆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一手抓深化国企改革、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一手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习近平指出,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习近平强调,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以县(区)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引导、依法规范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抓牢抓实粮食生产,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习近平指出,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能力、提高工作水平,真抓实干、积极进取、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以贯之反对和惩治腐败,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
  李干杰、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放流鱼类 保护漓江   4月23日,在第三个“漓江保护日”到来之际,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桂林生态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灵川县人民政府在大圩古镇共同举办“漓江保护志愿者联盟”结对共建暨“4·25漓江保护日”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志愿者们共向漓江放流草鱼、鲤鱼等鱼苗2万多尾。
  记者李凯 通讯员黄清梅 摄
织密最严法治网 吹尽浮尘漓江清   (上接第一版)桂林市还积极开展“数字漓江—智慧执法”生态环境法治监管模式研究,启动建设“数字漓江”大数据监管平台,构建“重拳打击+齐抓共管+生态修复”机制,全方位筑牢漓江保护的“法治围栏”。
  保护漓江,兹事体大。
  为了落实最严法治举措,切实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桂林市坚持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先后出台《桂林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管理办法(暂行)》《桂林市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过错问责暂行办法(草案)》《桂林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市直单位 110项环保职责,构建“统责、分责、考责、追责”环保工作长效机制。
  同时,桂林市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方式纳入全市绩效管理,建立保证金和奖励金制度,对考核优秀的退回保证金并给予工作经费奖补,对考核不合格的保证金不予退回,并约谈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严格问责、考核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创新环保考核奖惩机制,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桂林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近年来,桂林 17个县(市、区)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成绩逐年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2年4月25日,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揭牌成立。全市共配备专职生态警察213人、生态辅警1684人,四级联动、重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负责人说,公安系统将进一步开展打击破坏漓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落实最严格的执法管控措施;充分发挥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联勤联动作用,深化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协作模式,共同构建多元漓江保护新格局。
  桂林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两横两纵”网格化漓江保护新模式。“两横两纵”即执法司法的“横线”与基层组织的“纵线”——漓江公安分局与漓管、海事、渔政等水上执法部门建立“漓江执法联盟”,与七星区检察院、法院建立“执法监督与司法协作联盟”,构成“横线”;与漓江沿岸公安警务站建立“警务联动机制”,与沿江村镇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建联盟”,构成“纵线”。依托“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漓江流域综合治理、普法宣传动员等工作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桂林市将坚持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为桂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多部门联合开展“防溺水宣传进校园”暨“4·25漓江保护日”宣讲活动   本报讯(记者唐健扬 通讯员王荣仕 罗宇翔 张雪洁)4月23日,为不断增强桂林中小学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在漓江保护日来临之际,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综合执法支队、市漓江海事处、市公安局漓江分局、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四支队、雁山区城管局、草坪回族乡政府联合在雁山区草坪回族希望小学开展以“防溺水宣传进校园,安全教育护成长”为主题的防溺水宣讲活动和“4·25漓江保护日”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执法人员通过讲解课件、分析典型案例、有奖问答互动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预防溺水、如何自救,共同学习防溺水“六不准”,详细解说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安全地救助落水者以及落水者上岸后如何进行紧急施救。执法人员特别强调,鼓励见义勇为,更要提倡“见义智为”,一旦发现有人溺水要智慧救人,不要盲目施救。
  同时,执法人员还开展了“4·25漓江保护日”法治知识小课堂,并用视频生动讲述了扎根基层开展漓江执法、热心漓江保护公益事业等保护漓江杰出贡献者的动人事迹,指导在生活中应当如何保护漓江生态环境,倡导同学们汲取奋进力量,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保护漓江,从我做起,争当保护桂林山水的“漓江小卫士”。
书香启智 以文化人 ——广西师范大学第十一届
“独秀书香”文化活动拉开帷幕   本报讯(通讯员陈宇秋 韦敏)世界读书日,阅读正当时。4月23日,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广西师范大学第十一届“独秀书香”文化活动开幕式在雁山校区图书馆举行。
  图书馆馆长陈宗波介绍了本届“独秀书香”文化活动的内容,期盼广大师生踊跃参与到“独秀书香”文化活动当中,在时空中探索真知,在阅读中触摸心灵,通过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借助图书馆这个思想宝库和学术圣殿,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塑造阅读信仰、夯实知识信仰、坚定精神信仰。
  在开幕式的民族舞蹈表演环节,演员们把舞蹈文化与形体艺术展现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让师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民族舞蹈的韵律之美。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徽发布仪式,图书馆馆员作了馆徽释义。
  据了解,开幕式之后图书馆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你选书 我买单”云荐中文图书活动,“学术资源猜猜猜”有奖问答活动,古籍拓印体验活动及参观“高雅艺术进校园”少数民族服装展。贯穿全年的“独秀书香”系列活动将持续展开,积极推动学校学风建设、文化建设、文明建设和学科建设。
“最大牌外援”半场“帽子戏法” 业之峰装饰点球险胜广西羽丞   本报讯(记者刘菁 文/摄)4月24日晚,桂林五人制足球赛公开组8场淘汰赛悉数展开厮杀。在最受关注的一场比赛中,本届赛事也是桂林五人制史上最大牌球星——巴西籍外援塞尔吉奥第一次首发登场。顶着“最大牌外援”的光环,他是否名副其实呢?现场无数的球迷都用眼睛盯着。
  当晚,塞尔吉奥所在业之峰装饰·天龍队迎战广西羽丞·小汤粮油队。刚上场,塞尔吉奥还未进入状态,有几次被对方围堵或抢断,场边有球迷小声嘀咕:“会不会是水货外援啊?”随后,塞尔吉奥马上给出了答案。比赛第5分钟,他在中场前一脚势大力沉的抬脚劲射,门将虽然作出扑救,但无奈脱手,被跟进球员补射先下一城。
  然而,好戏才刚刚开始。在随后的第11分钟、第13分钟、第20分钟,塞尔吉奥通过大力远射、过人推射等各种方式,在短短不到10分钟时间便完成“帽子戏法”。整个上半场,塞尔吉奥3球1助,同时还接连上演“彩虹过人”、“油炸丸子”等精彩技术动作,引来球迷惊叫连连,大呼过瘾,将现场气氛迅速推向高潮。最终,业之峰装饰·天龍队以9:1大胜对手。
  在另一场焦点赛中,业之峰装饰对阵广西羽丞。两支队伍与前一场比赛队伍分别同属一个“足球大家庭”。比赛一开始,双方队员迅速进入状态。第10分钟,业之峰装饰率先破门,1:0先下一城。当业之峰装饰沉浸在得分的喜悦中,广西羽丞抓住对手无法快速回防的机会,配合长传破门,将比分扳平。业之峰装饰主教练黄敏根据场上情况,要了一个暂停,进行换人和战术调整。球队上场之后再得一分,将比分改写为2:1,结束上半场。
  下半场易边再战。广西羽丞在短暂休息后找回状态,上场仅2分钟,就将比分追为2:2平。就在广西羽丞进球后,业之峰装饰9号傅文轩在门前获得绝佳机会,一脚大力抽射破门,成功将比分改写为3:2,帮助球队获得领先。暂时落后的广西羽丞一直在寻找机会,终于,队友在默契配合下成功破门,将比分再次追平为3:3。业之峰装饰球员们继续默契配合,再次进攻破门,以4:3再次为球队建立优势,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不到15分钟。广西羽丞队教练也要了一个关键的暂停,在场边进行指导。上场后,队员默契配合,快速破门,将比分扳平为4:4。终场前,双方都未能进球,不得不通过点球大战决出胜负。
  点球大战一触即发,吸引了现场所有球迷的目光,纷纷在场边为两队加油助威,现场紧张的气氛达到顶峰。点球大战中,场上的球员和门将顶着巨大的压力进行比拼。最终,业之峰装饰以6:5险胜,成功挺进八强。
临桂城管局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宋艳斌)4月23日上午,临桂区垃圾分类办、临桂区城管局、会仙镇政府和众力城服公司联合在会仙镇集贸市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科普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村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中来。村民们先听讲解,再进行有奖答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同时,工作人员对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和焚烧的危害性做了科普宣传,让村民更加关注农村生活环境和自身健康。
  本次宣传活动主要目的是结合农村实际,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提升村容村貌、提高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强宣传引导,使群众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临桂区垃圾分类办今后将继续举办类似的宣传活动,将垃圾分类工作向乡镇推进,同时拓展宣传主题,宣讲乡镇垃圾规范清运的必要性,禁止随意焚烧。通过宣传,让村民们逐步做到从垃圾乱倒到垃圾不落地,从不习惯垃圾分类到日渐形成习惯,这看似“一小步”的改变却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临桂区城管局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不断健全完善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持续丰富宣传形式、创新推广方式,在全域分阶段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成为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的“助推剂”,不断提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逐步探索形成垃圾分类基层治理新格局。
这个春天 全州再交精彩答卷   (上接第一版)2022年,全州被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毛竹山村成功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交流基地。202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0.91万亩,粮食总产量38.79万吨,获评2023年国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水稻推进县。
  文旅赋能擦亮发展“新底色”。2021年,全州县旅游业以总分第一名的佳绩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全州县获评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是广西唯一、全国十个试点单位之一;2023年,全州县旅游业加快复苏,全年共接待游客718.36万人次,同比增长42.29%,实现旅游消费收入75.79亿元,增长40.01%。
  红色旅游、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汇聚强大合力,让“前列”“第一”等关键词见证了全州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2021年,全州经济发展水平迈入全市第一方阵:当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6%、10.9%,实现经济逆势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前列。
  2022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6.83亿元,总量排全市17个县区第三位;一产、建筑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排全市前3位。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经济总量首次挺进全市前三,全州经济实力在全市第一方阵的地位更加巩固。
  2023年,全州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32亿元,同比增长4.5%,经济总量连续两年居全市前三、排全市11个县(市)第一;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全区、全市增速,经济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其中,该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1.9亿元,是全市唯一超百亿元的县(市、区)。
  呈上这份精彩答卷之际,总书记的嘱托再次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回响。心怀感恩,84万全州人民将继续奋力前行!全州县委书记朱鹃屏表示,将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强大动力,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全州新篇!
牢记“国之大者” 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 □本报记者 文新军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桂林山水是桂林最闪亮的“金色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念兹在兹、十分牵挂,先后7次对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牢记领袖殷切嘱托,聚焦“保护好桂林山水”这一“国之大者”,立足职责定位,扎实开展“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切实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

  抓“头雁”带“群雁” 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要压实政治责任,强化督导,建立完善明责、履责、评责、督责、追责等责任体系,确保清廉桂林建设和‘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取得实效……”这是在市委召开的推进清廉桂林建设暨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专项监督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周家斌对“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工作进行部署。
  推进“两个保护”专项监督既是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要求,也是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保障。在推进“两个保护”专项监督过程中,我市坚持抓“头雁”带“群雁”,切实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市委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专项监督的意见》,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37个市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党委政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负“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负“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构负监督责任、生态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市“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办履行工作调度、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跟踪落实等职责的责任体系。
  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把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作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的头号工程、第一品牌,列入市纪委常委会会议常设议题,定期听取汇报、集中调度,强化专项监督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与县(市、区)党委书记开展“面对面”谈心提醒,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同县(市、区)党委“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背靠背”谈话了解193人次,全面掌握“两个保护”责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情况。

  紧盯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强烈信号
  “羊圈拆除后,漓江边上刺鼻的气味消失了,江水也更加清澈了……”近日,市纪委监委驻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对灵川县大圩段省里水域违建羊圈直排污粪至漓江等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回头看”时,当地村民说道。
  此前,该纪检监察组联合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综合执法支队、灵川县大圩镇政府等多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项监督检查过程中,有群众反映灵川大圩段省里水域存在村民违规搭建羊圈养羊,导致污粪直排至漓江,河流水体发臭,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经核查情况属实后,该纪检监察组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力、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约谈提醒6人次,并制发监察建议书3份,督促政法机关、生态环境等部门合力解决6个相关点位污水直排问题,守护漓江碧水清波。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坚持守正创新,找准载体,一年一重点,一年一抓手,分系统、分层次、分类别精准施策,紧盯生态环保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以强有力的监督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制定了全市“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由市“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办统筹,市生态环境局、漓管委、市水利局等10个生态环境领域职能部门牵头开展非法采砂、畜禽污染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污染河道等问题337个,及时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梳理起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问题线索380条,严肃查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12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2人。针对非法盗采山砂、顶风违建别墅、盗采公益林等问题,问责单位17个、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69人,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以制度促规范管长远 推动“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在坚持中深化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制度机制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务实之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针对漓江保护涉及的12个县区,呈跨层级管辖、跨行业监管、跨地区交叉等特点,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探索建立与政法机关、生态环境有关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协同联动等10项制度机制,有效解决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执纪问责协作配合难题。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舆情信息和信访举报问题,我市建立起快速获取、快速反应、快速处置机制,形成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筛选、受理、督办、整改“闭环”管理,及时妥善处置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网络舆情和信访举报问题。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还推动市政府制定《桂林市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管理办法》《桂林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各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各县(市、区)也不断完善“两个保护”相关制度机制。如七星区建立健全公安系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纪法联动协同机制,打造智慧监管新模式;恭城瑶族自治县制定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机制制度10余项,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生态执法警务机制,严厉打击各类涉环境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两个保护”见实效。
“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护一江碧水安澜 □本报记者 唐健扬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清水日边来。
  阳春四月,漓江两岸春意盎然。行走在灵川大兴线的沿江步道,可见漓江之水婀娜多姿,竹筏摇曳,堤岸青峰林立,翠竹婆娑,一栋栋桂北特色民居掩隐其间。
  “我们按照材料自然、工艺自然、景观自然的修复原则,通过采用宾格石笼网生态护岸、挡土墙、绿化等护岸措施加固了漓江防洪堤岸,修建了沿江步道、望江亭等惠民设施。”灵川县大圩镇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所负责人秦素媛告诉记者,得益于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漓江山水工程)稳步推进,去年大圩镇共引进8个漓江保护项目,筹集资金2.1亿元,修复漓江破损岸线20公里,新增两岸绿化面积20公顷,最大限度实现生态景观原真性。
  作为漓江山水工程项目之一,昔日杂乱无序的大兴线河堤,摇身一变成了市民游客骑行漫步的亲水平台,更是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的必经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络绎不绝的游客,让不少村民开起了客栈、农家乐,吃上了漓江生态旅游饭。
  据了解,漓江山水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我区第一个纳入国家“十四五”期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也是目前桂林市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额度最多的单体项目,项目总投资达54.91亿元。
  从危岩密布、渣石乱堆到荒山披绿、景观提升。这是位于雁山区大埠乡黎家村暗嵅采石场重获“新生”的真实景象,也是桂林市深化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所呈现的秀美风貌。
  桂林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过去,桂林全市采矿企业一度多达数百家,长期粗放式的露天开采使得山体裸露、废石乱堆、扬尘弥漫,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矿山复绿刻不容缓!
  然而修复“受伤”山体、还原青山本色并非易事。
  临桂区的横山里是一处废弃矿区,因多年开采造成山峰崖壁近乎垂直。崖上岩石裸露,植物稀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风险加剧,破坏了自然风貌。作为漓江山水工程的子项目,横山里修复面积达84.84公顷,如采用传统的复绿方式,需要在绝壁上凿出台阶,于台阶上筑墙培土种植草灌,上下台阶间实施削坡作业,使用袋子装填土壤种植灌木后,再用网格固定于斜坡上。这一方式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后期还需喷水保养,且人工痕迹明显,不符合近自然生态修复理念。
  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去年桂林市采用了“生物结皮”新技术用于绝壁复绿,通过向受损山体喷淋筛选过的本地菌种培育菌液,重构底层微生物生态系统,使本土生物层高效地在裸岩裂缝和土壤表面迅速繁殖,实现上层生态系统在无人为干涉情况下的快速恢复,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广西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久后,横山里将呈现一派草木繁茂、生机盎然的景象。
  江堤修复、矿山复绿,仅仅是桂林“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成效的缩影。近年来,桂林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以铁腕之力保护绿水青山,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沿岸城镇和乡村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完善,漓江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源头、沿岸森林全面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漓江核心景区内的跨江电网线路已基本拆除,自然风光得到了最大程度保护和恢复。
  截至目前,漓江山水工程83个子项目中,已有82个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6.7274亿元。其中桂林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乌山、丫吉矿区)、铁山(宏大和龙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城市段洲岛自然生态景区修复工程(一期)、桂林市南溪河(象山区段)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等5个项目已顺利完工,2个项目已组织验收。
  栖居在山水环抱的城市里,幸福!
  如今的漓江,水清岸绿,风光旖旎,不仅是百姓宜居之地,也是鸟类栖息的天堂。不少摄影爱好者表示,过去拍摄鸟类要去猫儿山等较远的地方,现在市区或周边就能拍到鸳鸯、白鹭、红嘴蓝鹊等珍稀鸟类,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蓝图已然实现。
“诗和远方”的梦想照进现实 □本报记者 张婷婷
  在江边或湖边寻一处绿地,约上亲朋好友,依次摆开露营装备,在浪漫的春光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品茶、喝咖啡、尝美食,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休闲时光……这是记者近日在桂林多地看到的美丽和谐景象。置身其中的人们,宛若走进了一幅“以水为脉、以绿为底”的丹青水墨画。
  山水是桂林的灵魂。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时强调,最重要的是要呵护好这里的美丽山水,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保护好桂林山水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这就是你们的“国之大者”。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再次嘱咐要全力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
  桂林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的重要指示精神,当好“二郎神”,坚持“明镜可拭不可琢”,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漓江入选国家首批美丽河湖治理案例,漓江流域保护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中央改革办宣传推广。
  漓江不仅是国内江河综合治理典范,还是世界级生态保护样板。
  2月26日至3月1日,在肯尼亚召开的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主题边会上,桂林代表团以“保护漓江,延续地球之美”为主题,分享了漓江水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漓江山水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名片”。漓江整体保护申报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并获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提名推荐。
  坚决守护一江碧水清流,精心呵护漓江“美丽颜值”,“善治水者必因水而兴”不断成为桂林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桂林漓江流域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连续6年保持Ⅱ类以上水质,水质均为优,优良比例100%。与此同时,我市全力申报“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等国际知名奖项,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作为国际水利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用于奖励国际上为解决全球性水问题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机构,这些贡献采用突破性技术或实施创新性政策和项目而使人类受益。我市正以申报“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为契机,进一步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持续擦亮“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块金字招牌。
  桂林,一半是山水,一半是人文。
  行走在东西巷、逍遥楼、靖江王府等历史文化地标,房子、街道修旧如旧,青砖黑瓦、红窗木门、古城墙,一派古色古香的风貌,仿佛穿越时空,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漫步于公园街巷,起伏的山、流动的水、绿色的城,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就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不禁发出感慨:出门即公园,入眼皆美景。
  我市坚持“山水城市”理念,提升完善世界级旅游城市配套和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格调品味,让山水生态之城焕发独特魅力。前不久,桂林荣获了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这是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自该奖项设立以来,荣获此殊荣的城市尚不足百座。
  桂林得此荣誉实至名归!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市委、市政府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推进宜居城市建设中,我市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畅通缓堵”工程,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城市生活圈。同时,聚焦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上,始终秉承“为民惠民”原则,把“文明创建”打造成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拥有更多幸福感的“民心工程”。此外,积极推动市民提升文明素质,让学模范、做好人、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潮在青山绿水间持续兴起。
  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上,发掘保护甑皮岩遗址中的史前文明,改造提升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倾力打造“博物馆之城”……文化力量在桂北大地上不断喷涌。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成功获得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正积极推进世界运河大会筹备各项工作,推动千年古运河走进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向世界讲好中国运河故事。
  如今,桂林正以实际行动当好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让桂林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人防+技防”筑牢生态防线
长效机制守护大美漓江 □本报记者 唐健扬
  漓江蜿蜒向前,被誉为全球最美河流之一。它的保护和治理关系着桂林这座城市的“山水名片”,更关系着桂林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
  去年来,全市上下把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作为第一要务,常态化开展“两个保护”专项监督,成立了“二郎神”民兵分队,建成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利用综合平台等,漓江治理工作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日益完善。
  “2023年6月,桂林市民兵应急营1连及10个县(区)各1个漓江流域沿江乡镇(街道)应急排被授予新的旗帜和名字——‘二郎神’民兵应急连(排)。”叠彩区“二郎神”应急排队员张连峰说,漓江是桂林人的母亲河,自己能成为“二郎神”民兵分队的一员,承担起保护母亲河的职责,倍感光荣。
  “应急排中的执法人员每周定期对漓江流域及漓江支流进行巡查,村委会民兵负责人则每天在辖区漓江沿岸进行巡查,一旦发现有任何影响漓江生态环境的行为,立即现场制止,并通报区相关职能部门,配合部门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置,实现快查快处,确保查处不缺位、保护不失格。”张连峰说。
  除了日常巡查,张连峰和队员们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向沿江村民和滩涂游玩的市民游客宣传保护漓江的相关法律条例。“随着我们的巡查与宣传,在江边洗衣服的村民少了,到江边烧烤的市民也少了。”张连峰表示,通过环境整治,沿江的卫生和辖区内污水直排的现象得到了治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每天都在变好。
  记者了解到,“二郎神”民兵分队是桂林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高于其他民兵应急队伍的标准,着眼漓江卫生清洁、绿化美化、综合治理的现实需要建立的民兵队伍。队伍还包含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执法人员获取行政执法资格持证上岗,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行政执法工作,构建起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保护桂林山水的新格局。
  漓江流域水系发达,除延绵百里干流外,还有270多条支流,唯有“人防+技防”相结合,生态防线才能筑得牢靠。
  在象山区龙船坪码头,一套看似寻常的监控摄像头里藏着许多不寻常的“小秘密”,在它的背后一个独特的“窗口”正以数字化方式“直播”展示着漓江的“一举一动”。
  记者走进市漓管委数字漓江生态保护信息中心,科技感扑面而来,指挥中心内的“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利用综合平台”,是整个漓江治理指挥系统的“大脑”。大屏幕上,可同步展示漓江流域山体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游船航行监控、景区景点监控、防溺水监控,还建有元宇宙旅游应用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
  “该平台2023年底已基本完成建设。与过去相比,升级后的平台不仅水质实时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大,还可实现山体可视化监测、生物多样性记录、智能识别违章行为等多项黑科技。”漓管委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建成后能快速、精确且有效地监测漓江的“喜怒哀乐”,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方位、立体式对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监测,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正式步入数字新时代,“智山慧水,生态漓江”的发展愿景已然成为现实。
  “接下来,我们还会增加监控设备的布设,持续优化智能AI算法工具,识别违章违建、森林火灾等事件,为保护漓江生态提供先进的科技手段。”相关工作人员说。
  此外,为建立漓江长效保护机制,我市还成立了桂林山水保护研究院;出台《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桂林市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例》等系列地方性法规,每年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深化漓江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国建立健全公安系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推动漓江水上游览项目准入退出管理和票制票价改革,对游船讲解员实行管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沿岸山林流转保护、旅游收益分红等举措,漓江沿岸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均大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当前,桂林正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打造集生态观光、运动休闲、健康养老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如今的漓江两岸,不仅是百姓宜居之地,也是游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不负深情厚望 桂北大地铺锦绣 □本报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蒋述亮 黄剑蓉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轮回,让时光有了纵深,岁月有了层次。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红色热土的深情牵挂,踏上了桂北大地。总书记不仅前往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还走进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的葡萄园,“把脉”乡村振兴。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成为新时代全州奋进的指路明灯,激励着84万全州儿女不断开拓进取、奋楫争先,描绘出一幅新时代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改革发展动人画卷。

  使 命
  红色,是全州的底色。
  1934年,在桂北一带发生的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而又极其悲壮的一笔。
  2021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第一站,就来到位于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到广西,来全州看一看湘江战役,这是我的一个心愿。这一战,在我脑海里印象是最深刻的,我也讲得最多。”
  湘江北去,丰碑永铸。如今,湘江战役已经远去,但是代代相传的红色血脉,早已融入这片热土。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如今,红色,又成为撬动这片热土发展的“新引擎”。
  2023年,全州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文旅产业强劲复苏,拉动第三产业增长5.8%,排全市第四。
  这一年,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加快建设,全州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2个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全长113.37公里的血战湘江红军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建设项目全段贯通,湘江战役三大渡口遗址群保护展示工程建成投用,25公里沿江骑行绿道全面建成通车,全县红色资源实现串点成线,湘江战役红色精品旅游路线已然形成。
  这一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获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获赠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累计接待红色教育游客870余万人次,其中大中小学生游客260余万人次。此外,该县引进广西旅发集团合作推出的“湘江红文旅数字平台一码游”小程序,自当年9月份上线以来交易额超500万元,数字赋能文旅发展驶入快车道。
  这一年,全县接待游客718.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79亿元,分别增长42.29%、40.01%。全州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经验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奋 楫
  奋斗,是春天最美的姿态。
  2021年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竹山村的葡萄园内为乡村振兴“把脉”,为全州县全体干部群众奋楫扬帆启新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今,正值四月春意盎然。在毛竹山村大片的葡萄园里,葡萄藤正沐浴着阳光吐出嫩绿新芽。新的一年,在充满绿色和希望中开始了。
  漫步毛竹山村,满目所见,正是乡村振兴阔步前行的壮美。整洁宽敞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新楼房,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处处洋溢着新时代新农村的生机与活力。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被村民刻印在显眼的位置,更牢记在了心里。
  2021年以来,毛竹山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依托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曾经贫瘠的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2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8万元,走出一条“甜甜的致富路”。202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
  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并非只有毛竹山村绘就。在充满希望的全州大地,正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2021年,全州县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广西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
  2022年,全州县被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毛竹山村成功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交流基地。
  2023年,全州乡村振兴的荣誉墙上再填“新丁”。这一年,全州获评国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水稻推进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
  支撑起这些闪耀荣誉的,正是全体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真抓实干,不断创下的佳绩。2023年,全州县选派4263名乡村振兴特派员下沉基层,统筹整合衔接资金2.46亿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382个。这一年,全县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1.9亿元,是全市唯一超百亿元的县(市、区),占全市一产增加值总量的15%以上。这一年,全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田长制,完成土地综合整治925.3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0.91万亩,粮食产量38.79万吨,实现“十三连”增。这一年,全县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新增创建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个,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年,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全州禾花鱼公用品牌发布会暨明星产品推介会在北京召开;金槐产业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值11亿元以上,金槐茶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获香港优质认证……

  决 胜
  梦想,总是在力量的汇聚中照进现实,绽放光彩。
  全州儿女勇担历史使命,坚持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在把握大势中谋篇布局,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绩。
  其中,2023年,全州佳绩尤为闪耀。这一年,该县扬优成势,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这一年,全州经济实力在全市第一方阵的地位更加巩固: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32亿元,增长4.5%,经济总量连续两年排全市前三、排全市11个县(市)第一;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全区、全市增速。
  这一年,工业产业提质增效“强根基”——
  创优服务助企发展。全县创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工业企业机制,县领导结对服务企业78家、重点项目118个,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35个。在此背景下,该县赐佳鞋业完成年产值2.6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全县建成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资2.2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6.26亿元。
  强势吹响干米粉产业“集结号”。该县着力打造“中国干米粉之乡”,推进米粉小镇建设,干米粉年产量50万吨以上,占全国米粉销售市场份额30%以上。
  这一年,项目建设释放强劲“虹吸力”——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全县总投资904.62亿元的86个重大项目(含自治区层面项目8个)加快推进,完成投资59.08亿元。
  项目发展态势良好。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大会战暨灌江、磨盘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全县1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第二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方案,装机容量135.5万千瓦,其中集中式风电项目12个,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数量和装机容量均居全区第一;总投资90余亿元的全灌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完成乡村道路“三项工程”214个177公里。
  项目和资金争取成果丰硕。该县荣获全国首批、全区唯一“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获得中央、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2.13亿元;全州县城乡供水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获农发行5797万元的基金支持和4.6亿元贷款授信;争取3个专项债项目资金2.53亿元;获批万亿国债首批项目10个,争取资金2.56亿元;争取两个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项目专项补助资金1.3亿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专场,全州县总签约金额95.83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有的收获,都是努力奋斗的汗水所浇灌。一个个成绩、一项项荣誉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是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全州县委书记朱鹃屏表示,将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强大动力,持续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全州新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全州的时代荣光。
  看,桂北大地春潮涌!我们有理由坚信:全州这辆高速运行的时代列车,正以奋发有为、一往无前的昂扬姿态,驶进繁花似锦的更美明天!
“新农人”是如何练成的? □本报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邓琳 黄剑蓉 文/摄

  新农人,是现今农民中的一个新兴群体,它描述的是一群具有新观念、新业态和新技能的农民。
  这个春季,一群“新农人”,无疑是春耕春种大舞台上最闪耀的星。他们有的是万亩良田的“育秧师”,有的是耕耘田地的农机手,有的是操作无人机管护农作物的飞手……
  “新农人”的出现,是现代农业全面机械化转型的重要体现和重要途径。他们怀揣各项“绝技”,不仅涉及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还关系到农业效率的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新农人”是如何练成的?他们会给耕种带来哪些新气象?近日,记者数次深入田间地头,与三位“新农人”面对面,寻求答案。

  “新农人”助力高效耕种
  4月11日,在广西桂林万家大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育秧室内,“80后”的“育秧师”谢程芳正在忙碌。她的身边,旋转式水稻育秧装盘机正在不停地转动,以便放置于其中的秧苗更好地接受日光灯的照射。
  在距离育秧室仅数米之距的育秧大棚内,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这些秧苗,早已‘名花有主’。”谢程芳笑着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企业早稻育秧订单超过100户,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自3月初以来,陆续有农户前来育秧大棚内取秧苗,并进行春插。
  谢程芳是全州县龙水镇人,小时候跟着父母干过不少农活,育秧、插秧都是常事。“那时,水稻人工育秧,工序繁杂,耗时久,效率也不高。现在的育秧速度,一台育秧机就能供应万亩良田的秧苗。今非昔比!”看着眼前有序运转的育秧流水线,回想童年时跟父母一起育秧的劳累场景,她感慨不已。
  当日,在全州县绍水镇绍水市场附近的一块农田内,“70后”的赵灵华正驾驶着一辆旋耕机耕田。
  “一天能耕20多亩水田,比传统耕地的方法省时省力!”麻利地驾驶着旋耕机,赵灵华语气中充满自豪。身为一名农机手,他每年春季都为全州县、兴安县等的农户提供机耕服务。粗略计算,过去5年来,他驾着“铁牛”,耕耘农田至少5000多亩。而这对于传统的牛耕农人,简直是“天文数字”。
  装药、起飞、喷洒,在飞手的遥控指挥下,植保无人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带着“嗡嗡”声飞向稻田上方,开始喷药作业……4月14日,“80后”的赵兰军站在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禾美稻香”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田埂上,操纵着农用无人机,为农作物精准喷洒农药。一台植保无人机一天可为300—500亩的农田喷洒农药或施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今春以来,赵兰军与他的团队已先后为全州当地种植户完成作业面积3万余亩。
  看着赵兰军在短短8分钟内就把一箱100斤的农药均匀喷洒入田,龙水镇的种粮大户陈贵玉啧啧称赞:“用高科技管护农田,效率真高!”
  记者从桂林市农机服务中心了解到,截至4月19日,我市投入15万余台农机具,完成机耕面积150余万亩,完成机播12万余亩。“新农人”之高效,由此可见一斑。

  “绝技”背后是农业情怀+多年磨炼
  高效“新农人”的“绝技”,并非一蹴而就。这背后,是这群人对农业的深厚情怀,还有经受各种磨炼的决心和毅力。
  为了育出优质稻秧,谢程芳不仅前后考察了众多的育秧机械,在育秧的前后,也都一直“绷紧着神经”。“如何培育符合不同区域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秧苗?如何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选用优质的稻种……”在稻种选定,育秧工作启动后,如何搅拌、筛制育秧用的营养土,如何控制温度和湿度,如何掌握光照等,都是谢程芳关心的大事。
  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谢程芳的机械化育秧水平越来越高,也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2023年,随着育秧工厂建设的不断完善,谢程芳管理的企业当年就服务全州县、灌阳县、兴安县等的5万多亩机插秧大田。2024年,公司预计全年可完成早中稻育秧托管服务50万亩,总营收预计突破6亿元。谢程芳,已成了不少种粮大户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稻秧掌舵人”。
  在“驯服”农用无人机的过程中,曾经只是一个普通农民的赵兰军也经历了不少挫折。2022年的摸索阶段,赵兰军前前后后“炸机”十多次。有一次,植保无人机挂在了树上,赵兰军心疼机子,爬上树试图在树上起飞机子。不过,当时的客户觉得太危险,建议还是请专业吊机来帮忙。在等待吊机的1个多小时里,赵兰军蹲在树上守护着机器,连身子都蹲麻了。
  当然,当好植保无人机的飞手,纯熟的驾驶技术只是其中一环。在赵兰军看来,懂得农业知识,甚至比熟练掌握无人机驾驶技术更重要,“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飞防的要求不同。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环境,以及农药、肥料的选择和配比,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最终的防治效果。”此外,在7—9月这段时间,白天往往存在高温、低湿、强风等情况,夜间相对更适合进行植保无人机作业。于是,熬夜作业,成了家常便饭。
  相比前两者,身为种粮大户的赵灵华对传统农业生产的辛苦,体会最为深刻。2015年之前,赵灵华是全州县绍水镇松川村委的一个普通农民,靠种田种果树为生。2016年,赵灵华在家乡流转土地500多亩,开始了规模化种粮。同时,他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前后投资上百万元购买了各种农机设备,包括大型拖拉机、履带式旋耕机、插秧机和大型烘干机等,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机大户”。
  此后,赵灵华还花了数年的时间,适应和掌握各种农机设备。2016年,他拿到了拖拉机驾驶证;2017年,他拿到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2020年,他又拿到了植保无人机系统操作手合格证。
  在乡亲们看起来有些疯狂的购机和学习驾驶农机技术的行为背后,是赵灵华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坚信:“随着国家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学会开农机、掌握各种农业新技能,将成为新时代农民的必备技能,也将改变传统农业肩挑背扛的方式。”

  更多“新农人”正逐梦田园
  其实,闪耀在桂林春耕大舞台的“新农人”还有很多。
  记者从全州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县作为国家第六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县目前拥有各类农机具13万台(套),水稻种植示范区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97%。
  4月22日,记者从桂林市农机中心了解到,2023年,全市组织65.9万台(套)各类耕种收机械开展作业服务,共完成主要农作物机耕面积419.59万亩。此外,2023年全市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机培训和农机知识讲座活动86次,培训农机实用技术人员3793人,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这些数字指向同一个含义——“新农人”,他们已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而期待更多的“新农人”逐梦田园,也是“新农人”的共同愿景。
  这两年,谢程芳的育秧规模不断扩大。最让谢程芳自豪的是,如今公司培育的秧苗,不仅辐射桂林市多个县区,而且辐射到梧州市等区内市县,以及湖南、四川等外省。与此同时,她积极培育、组建专业团队,把育秧事业不断推进。
  赵兰军的订单,也是源源不断。他的“MAP智农”App,记录着操作植保无人机的记录。截至4月14日,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操作植保无人机320天,作业时长636.6小时,作业面积30882.7亩。2023年,赵兰军成立了全州县敏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组建了一支6个人的工作团队,为全州县50余家种粮大户及水果种植户提供施肥、植保、飞防等社会化服务。
  在使用农机服务自己管护的农田的同时,赵灵华把目光转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近年来,他加入了全州县的一个专业农机服务团队,每年服务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等县域的有规模化机耕需求的种植大户,同时还前往广东省、海南省等外省,提供旋耕机、收割机等大型机械化耕种收服务,且颇有“供不应求”之感。
  正是这份“被需要”,让赵灵华注意到,农机手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是,这两年,他注重培养新徒弟。他说,随着农机新机具的使用和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广大农村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不断扩大这个队伍,为国家的农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与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各种新型机械设备获得快速推广应用,像谢程芳这样的‘育秧师’、赵灵华这样的农机手,以及赵兰军这样的专业植保飞手越来越多。”全州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蒋启斌说,随着“新农人”的不断增加,更多农户的双手得到了解放,而高效的科技化、机械化服务,让田间的农作物茁壮成长的同时,也为新一年的丰收埋下伏笔。
桂林移动:
“5G+生态保护” 交出“绿水青山”新答卷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公司以5G信息化建设注“智”生态文明建设,为传统环保监测、执法、作业等多个环节带来了改变契机,同时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对环境的破坏,交出“绿水青山”新答卷。

  科技赋能,贡献智慧力量
  桂林移动不断发挥信息通信技术优势,为节能减排贡献一项项智慧力量。
  在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桂林移动推出了5G+湿地智慧管护平台,实现湿地公园的智能化管理。该平台利用5G+AI技术,将湿地的“山、水、林、田、湖、沼、运”等要素在屏幕上实现“一张图可视”,有效提高了湿地公园的管理效率,护航绿水青山。除24小时“值守管护”外,5G+湿地智慧管护平台还涵盖AI烟火识别、燃烧秸秆和火情及时预警通知,能对人为破坏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情况开展监控分析,减少人为因素对湿地的影响。建设5G+巡护无人机指挥系统,实现洪涝、火灾等突发事件科学、快速监控、回传、处理,使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得到更好提升及发挥。项目作为行业标杆获得工信部绽放杯大赛二等奖。
  在兴安,桂林移动利用5G网络作为基础承载,将灵渠景区网络连接的覆盖性、容量性和便利性跃升至新层次,同时赋能不同场景下的智能手段,在灵渠景区各重要景点部署5G VR全景摄影设备、5G视频终端、5G应急广播,实现渠道环境查看、人员密度分析、可疑人员预警等景区智慧化管理。从而解决灵渠景区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管理和发展痛点问题,提高景区安全运行水平与游客服务质量。
  在恭城,桂林移动建设“河道+路面”综合治理监控点和水上360°天眼,将重要河道、交通卡口、中小学校园监控情况纳入管控,提升监管治理效率,让环境更加宜居。同时,帮助灵川、阳朔、临桂等县区共计79个小型水库,配套建设了5G+雨水情监测数据采集系统、5G+预警广播、5G+视频监控和供电系统,实现了水库水位、雨量、大坝变形和坝体渗流等信息动态监测和实时采集,以及水库表面变形、渗流量、渗压、视频图像等数据的自动获取,达到“水库脉动,一键感知”,有效帮助各级水利部门提升洪水预报及库容调度的精度,提高了对特殊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全州,桂林移动聚焦当地农业农村特点特色,发挥移动网络通信、数智化技术优势,让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助力本地政府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工作上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践行央企责任,推动节能降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桂林移动始终秉承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注重科技创新,为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深入推进“C²三能计划”,为加快形成绿色新质生产力、引领上下游企业共建绿色供应链作出积极实践。
  桂林移动苏桥IDC数据中心机房作为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南北双中心战略的北方重要节点之一,通过构建智能敏捷、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体系,推动交通、健康、农业、知识产权等按需建设,在时延要求高的场景灵活部署边缘计算设施,提升云、网、边协同服务能力,全面助力桂林市5G+数智化建设。机房充分采用磁悬浮中央空调冷却系统,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年节能20%以上。
  为打造绿色节能企业,桂林移动以通信机房空调节能为重点,持续开展节能管理探索,通过改造主设备、加强维护和智能化管理等多种措施,压降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引进新技术(氟泵改造、喷淋系统等),改造老旧机房空间布局,有效提升空调制冷效果,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积极推行空调启停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机房空调用电量,实现了能源的最优利用。自主研发“硬关断”基站智能远程关断节能新技术,通过“智能远程关断节能模块”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年节省电量近1618.75万度。
  在基站建设过程中,桂林移动创新推动极简基站改造项目,以节能降耗为出发点,化繁为简,通过将通信机房由室内迁移至室外,实现基站设备和配套简化来降低对空调和备电的需求,达到降低基站能耗,单站年节省用电约1万度、碳排放降低6800千克。

  携手各方,共筑生态保护之路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参与。桂林移动在增强自身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于林业数字化发展相融合,打造可视化、可量化、可追溯的林地巡查监管平台,可实现实时巡护、巡护事件上报、查看、巡护日志、通知公告管理、护林员管理、单位管理及考勤考核等,结合移动端App可实现巡护业务管理信息化,强化森林资源巡护管理,为低碳生态城市构筑强有力的臂膀。
  在村镇,桂林移动搭建的综治智慧中心大数据平台,让村民化身网格员,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提升乡村联防联控治安水平,通过精细化、网格化治理推动村貌民风改善。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桂林移动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担当央企使命,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信息网络基础建设,为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用高质量的数智化服务推动桂林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徐先丽 文/摄)
2023年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桂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桂林调查队
2024年4月22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桂林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着力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市经济总体运行稳中有进、回升向好,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桂林新篇章。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GDP)2523.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1.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98.51亿元,下降1.0%;第三产业增加值1363.80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2%、19.8%和5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3%、-6.3%和73.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943元,比上年增长3.4%。
  图1  2019-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  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5.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2.8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12%,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17万人,出生率为6.40‰;死亡人口4.07万人,死亡率为8.22‰;自然增长率为-1.82‰。
  2023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六涨两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0.4%,衣着类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0%,医疗保健类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9%,居住类下降1.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2%。
  表1  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 指数(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8 
 #食品烟酒 100.4 
 衣着 101.2 
 居住 98.4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2 
 交通通信 96.8 
 教育文化娱乐 101.0 
 医疗保健 101.7 
 其他用品及服务 105.9 
  图3  2023年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
  
  2023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9.19亿元,比上年增长5.3%。投入民生领域支出393.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0.5%。其中,教育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0.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3.2%,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2%,农林水支出增长5.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增长6.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14.6%。
  全年新增内资企业1.40万个,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558.77亿元,登记市场主体5.74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40.42万户。
  二、农业
  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8.4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774.00亿元,增长4.7%;林业产值42.84亿元,增长7.3%;畜牧业产值152.88亿元,增长4.4%;渔业产值14.64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4.04亿元,增长5.4%。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4.11万公顷,粮食产量179.28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036.05万吨,增长4.8%,其中,柑橘类水果产量722.45万吨,增长4.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12.89万吨,增长4.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2.3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2%。全年生猪出栏474.08万头,增长4.1%,家禽出栏数14042.14万羽,增长4.4%,禽蛋产量4.07万吨,增长8.3%。
  全年肉类产量61.25万吨,比上年增长4.4%,猪肉产量36.62万吨,比上年增长4.2%。牛肉产量1.76万吨,增长2.1%。羊肉产量0.33万吨,下降1.3%。全市水产品产量11.32万吨,比上年增长3.2%。
  图4  2019-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
  
  表2  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绝对值(万吨) 同比增长(%)
 粮食 179.3  0.6 
 #夏粮 77.67  0.2 
 秋粮 98.84  0.8 
 #稻谷 139.76  1.0 
 玉米 21.65  -2.8 
 豆类 7.51  2.9 
 薯类(折粮) 9.41  0.9 
 油料 8.97  7.5 
 #花生 7.63  6.7 
 糖类(甘蔗) 19.2  -28.9 
 水果产量 1036.05  4.8 
 #柑桔 722.5  4.5 
 蔬菜产量 593.1  4.3 
 肉类总产量 61.3  4.4 
 #猪肉 36.6  4.2 
 牛肉 1.8  2.1 
 羊肉 0.3  -1.3 
 禽蛋产量 4.1  8.3 
 水产品产量 11.3  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3.6%,制造业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8%,集体企业增长8.9%,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2%。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16.5%,高耗能行业下降2.1%。
  图5  2019-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80.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加快10.6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长43.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9%,医药制造业增长8.5%。从产品产量看,电力电容器增长10.7%,电力电缆增长6.8%,橡胶轮胎外胎增长54.7%,饮料酒增长5.9%,中成药增长31.6%。
  表3  202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速度
产 品 名 称 同比增长(%)
 纸制品 -1.9 
 金属切削机床  -23.3 
 汽车  -83.5 
 钢材  -4.6 
 电力电容器 10.7 
 电力电缆  6.8 
 橡胶轮胎外胎  54.7 
 饮料酒  5.9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10.6 
 啤酒 5.8 
 饮料 3.8 
 人造板 -33.1 
 衣架 -0.6 
 铁合金  -21.9 
 化学药品原药 -44.5 
 中成药  31.6 
 水泥  -7.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84.0%,集体企业下降7.4%,非公企业增长8.6%。分规模类型看,大中型企业增长47.1%,小微企业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下降1.2%,出口交货值增长3.2%,全年产销率96.99%。
  全年全社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增长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4.1%,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3.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8%。分行业看,制造业中,食品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8.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25.7%,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4.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投资增长37.6%,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98倍,金属制品业投资增长1.35倍。服务业中,住宿和餐饮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5.8%,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72.0%。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加速推进,道路运输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25.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1.2%,土地管理业投资增长18.1倍。
  全年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12.6%,其中,住宅下降12.2%,年内新开工面积下降58.9%。房屋竣工面积下降39.1%,其中,住宅下降45.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6.2%。商品房销售额下降17.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5.0%。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21.3%,其中,住宅增长53.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1.12亿元,增长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1.10亿元,增长2.1%。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30.70亿元,增长1.7%;商品零售811.52亿元,增长0.9%。
  图6  2019-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1%,其中,肉禽蛋类增长26.1%,水产类增长30.9%,蔬菜类增长40.2%,饮料类增长2.5%,烟酒类增长4.6%。部分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4%,通讯器材类增长9.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3倍。从产品看,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2%,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4.4%,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31.0%,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39.9%,智能手机增长6.5%。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6.49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出口69.07亿元,增长7.2%;进口7.43亿元,增长28.8%。
  图7  2019-2023年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六、服务业
  202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分行业看,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4.2%,金融业增长5.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7%。
  年末公路总里程19141公里,比上年增长5.5%。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33公里,增长4.1%。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2.41万辆,增长4.3%,其中私人汽车86.34万辆,增长4.5%。
  表4  2023年客货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绝对值 同比增长(%)
全社会货运总量
 #公路  万吨 11727  7.3 
 水运 万吨 34  120.7 
 民航(货邮吞吐量) 吨 17591  146.7 
全社会客运总量
 #公路 万人次 2013  53.7 
 水运 万人次 282  442.3 
 民航(旅客吞吐量) 万人次 526  202.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22亿元,增长25.2%;电信业务总量52.27亿元,增长16.7%。年末移动电话基站3.91万个,增长18.3%。其中5G基站1.02万个,增长43.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27万户,其中5G用户26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232万户,千兆宽带用户数69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3898.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1%。国内旅游总消费1713.44亿元,增长53.7%。入境过夜游客28.93万人次,增长11.0倍。国际旅游消费11563.11万美元,增长14.3倍。入境过夜游客人均逗留天数2.00天。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128.8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497.20亿元,增长11.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142.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725.78亿元,增长3.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416.10亿元,增长10.1%。
  表5  20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绝对值 同比增长(%)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 5128.85 5.6
 #住户存款 亿元 3497.20 11.2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亿元 4142.04 7.0
 #住户短期贷款 亿元 521.68 12.8
 中长期贷款 亿元 1204.09 -0.6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81.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0.27亿元,增长13.1%;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1.23亿元,下降0.8%,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18.33亿元,下降3.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12所(不含军事院校),专任教师1.13万人,在校生30.96万人,当年招收学生11.72万人,毕业学生8.6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所,专任教师1232人,在校学生2.20万人,当年招生0.87万人,毕业生0.82万人。有普通中学229所,专任教师2.34万人,在校生31.10万人,当年招生10.56万人,毕业生9.74万人;有普通小学557所,专任教师2.22万人,在校生42.09万人,当年招生7.21万人,毕业生6.64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1.2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23%。有幼儿园1170所,专任教师0.93万人,在园幼儿15.38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2所,当年招生188人,毕业生174人。
  全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49家,比上年增长4.2%。全年登记科技成果552项,增长20.0%,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44项,增长12.8%。技术合同成交额6.14亿元。专利授权488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5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2594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国内演出1376场次。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4个,全年放映电影27.94万场次。公共图书馆14个,藏书560.10万册。文化馆及艺术馆18个,剧场7个,文化站141个,博物馆28个,博物馆接待观众705.03万人次。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6%。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5038所。其中,医院94所,乡镇卫生院14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9所,门诊58个,村卫生室295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1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所,卫生监督所(中心)18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07万张,其中,医院2.31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4.49万人,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59万人,注册护士(师)2.11万人。
  全市体育场地15829个,向上级输送各类运动员186人。在各类大赛中获国际比赛金牌6枚,获全国比赛奖牌133枚,其中,金牌51枚,银牌33枚,铜牌49枚。
  十、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12元,比上年增长5.6%,剔除价格因素,居民收入提升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25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2元,同比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03,比上年缩小0.06。
  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27.90万人,比上年增长1.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18.66万人,增长3.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9.84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0.69万人,增长1.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7.06万人,增长6.0%,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9.24万人,增长7.4%。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74万人,增长6.1%,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68万人,增长4.1%。全市有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102个,床位1.47万张。其中,养老机构87个,床位1.32万张。不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和设施总数3261个,其中,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数1943个。
  图8  2019-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图9  2019-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4%,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9.7μg/m3。城区绿化覆盖面积5932.03公顷,城区实体地域绿化覆盖率46.1%,城区绿地面积5163.54公顷,城区实体地域绿地率40.1%。造林面积0.83万公顷,森林抚育作业面积7.70万公顷。
  全市共有污水处理厂17个,污水集中处理能力57.9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99.46%,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4%。生活垃圾处理厂18个,生活垃圾处理量144.07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60.1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0%。全行业用电量109.48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0%。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2.84亿千瓦时,增长27.1%;第二产业用电量67.81亿千瓦时,下降10.7%,工业用电65.54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38.82亿千瓦时,增长11.9%。
  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85人,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697万元,火灾事故直接财产损失1435.84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2023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物价、城乡居民收支及部分农业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桂林调查队提供;财政数据由市财政局提供;市场主体数据由市市场监管局提供;进出口数据由桂林海关提供;交通数据由自治区统计局、市交警支队、桂林机场提供;邮政业务数据由邮政管理局提供;电信业务数据由通信管理局提供;金融数据由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分行提供;保险数据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桂林监管分局提供;教育数据由市教育局及相关院校提供;科技数据由市科技局提供;体育数据由市体育局提供;文化、旅游数据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卫生数据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就业、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数据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民政局提供;医疗保障数据由市医保局提供;用电情况数据由市供电局提供;环境数据由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委提供;林业和绿化数据由市林业和园林局提供;火灾事故数据、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由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市公安局提供。
  
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一行
访问桂林学院   本报讯(记者刘菁 通讯员张彦华 文/摄)4月20日,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彬嘉玛·塔维她雅浓一行3人到桂林学院交流访问,桂林学院校长杨树喆、副校长杨庆庆等参加会谈,双方就泰语专业办学、留学生培养、学生文化交流、教师培养、国际中等教育、中泰校企合作等事项交换意见。
  “泰语专业是桂林学院特色专业之一,我校已为社会各界培养了300多名优秀泰语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桂林学院校长杨树喆表示,感谢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一直以来大力支持广西区内高校泰语专业办学。
  据悉,桂林学院泰语专业自2007年获准招生,目前该专业有100余名在校生,专任教师6人,其中中国教师5人,泰国外教1人,并且有3名教师为副教授。桂林学院特别重视与泰国开展合作与交流,自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选派语言类、艺术类专业近700名学生赴东方大学、佛统大学、商会大学等泰国高校开展留学、访学、实习及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等工作。
  彬嘉玛·塔维她雅浓在听取杨校长发言后,对桂林学院泰语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许,并希望通过开展更多的交流活动,鼓励广大学子努力学习,成为中泰友好交流的使者。她相信,通过双方的不断深入交流,将会促进中泰两国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当晚,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一行还观看了中泰友谊艺术共鉴晚会。
运用新质生产力理念铸牢基础教育根基 打造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热烈祝贺刘新来校长
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卓越领军人物”殊荣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十六届中国民办教育家代表大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在此次盛会上,桂林高铁园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新来受邀出席,并被授予“中国民办教育卓越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本届论坛上,刘新来校长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发表了题为《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发展机遇,高质量发展民办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的专题演讲。他深入分享了自己在教育领域的独到见解与丰富经验,着重强调了民办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应围绕校长的办学理念和领导力、优质的师资队伍、创新的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特色发展来构建。刘校长还提出,一所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其管理团队的素质至关重要,它是保障学校高效、有序运行的核心。他的精彩演讲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赏和积极评价,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实践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上,桂林高铁园外国语学校还荣获了“中国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学校”称号。同时,刘昊玺董事长和赵冠雄副校长也分别获得了“中国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和“中国民办教育先进管理奖”荣誉称号。这一系列荣誉的接踵而至,充分展现了桂林高铁园外国语学校在我国民办教育事业上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和突出成就。
  刘新来校长,一位拥有三十余年基础教育经验的教育家,始终坚守着教育的初心,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将教育视作毕生追求和奉献的伟大事业,并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新时代背景下,他是如何带领桂林高铁园外国语学校以新质生产力为理念,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构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值得我们深入报道的课题。为此,本报教育周刊近期将推出《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发展机遇——看刘新来校长带领桂林高铁园外校打造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系列报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吴林峰)
桂林市总工会
“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
走进桂林中学临桂校区   近日,桂林市总工会“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走进桂林中学临桂校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敏为在场的150余名师生代表讲述了自己的劳模事迹。
  活动现场,彭敏以《弘扬劳模精神,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题,用真挚的语言、生动的案例从政治引领、坚持创新、关爱员工、社会担当四个方面展示了多年来她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公司走创新发展道路,在做大做强公司的同时,不忘以“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带领企业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巾帼劳模的时代力量。在宣讲会的最后,彭敏表示:“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宣讲活动,让大家进一步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的劳动观,激励着在场师生加入到劳动创造的行列中。在场学生纷纷表示,在劳模的身上看到了奋斗的力量,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以劳模为榜样,努力成长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下一步,桂林市总工会还将持续推动劳模工匠走进更多中小学,预计年内组织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不少于57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广大师生的心中埋下奋斗的种子。
    稿件来源:桂林市总工会
匠心竞技映师魂
智慧交流谱华章 秀峰区举行“我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贡献”“独秀匠心师韵”教学技能竞赛   近日,秀峰区总工会、秀峰区教育局联合举办“我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贡献”秀峰区“独秀匠心师韵”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吸引了200多名青年教师参赛。秀峰区教育局及市总工会领导、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并对参赛教师表达了期望与鼓励。
  本次教学技能竞赛内容丰富,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8个学科,通过粉笔及软笔书法、新课标知识擂台赛、课堂教学现场比赛等11个项目,全面考核教师的专业技能。比赛中,教师们各展所长,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思维表现,展示出了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热情,全面提升了个人综合专业能力与素养。
  秀峰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教必先强师,以及深入学习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持续培养锻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力推进秀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为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出贡献。
            (吴振芬)
最美人间四“阅”天 漫卷书香浸校园 ——象山区开展“双带行动”学校阅读专题调研活动   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落实“双带三督”工作,系统推进象山区阅读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4月23日上午,由象山区教育局主办、桂林市逸夫小学承办的“象山‘双带行动’学校阅读专题调研”活动如期举行。象山区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蒋祝群带头走进课堂听评课,带头与校长、学科教师们谈心谈话,践行“双带行动”。教育局在家班子成员与区属各校书记、校长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辖区各校展示了学校阅读实践作品。各具特色的阅读成果充分体现了象山区学校在推广阅读工作中的探索。逸夫小学的师生们诵读了《诗词里的中国梦》,诠释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调研组走进课堂,听取了两节语文阅读课及两所学校的阅读实践专题汇报,深入了解学校课堂教学与阅读推广工作情况。课后,调研组一行与授课教师进行了评课交流。
  近年来,象山区教育局整体推动青少年阅读工作,引领辖区各校谋划阅读工作的新举措,阅读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营造出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下一阶段,象山教育将持续抓牢抓实青少年读书行动,用书香浸润校园,用阅读改变教育,以读书点亮学生人生。                (刘莉)
廉洁从教 从心开始 ——桂林市育才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系列活动   近年来,桂林市育才小学深耕廉洁文化建设,以多种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出“崇廉颂廉 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在4月22日开展的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中,蒋文青老师以“廉洁从教 从心开始”主题演讲拉开活动帷幕,五岗榜样教师分享了其岗位宣言,并生动地讲述自身育人故事。他们努力提高自身廉洁修养,积极宣传学校清廉工作建设,不断规范文明从教意识。
  学生则通过演绎廉洁故事,用生动的舞姿、精湛的表演向大家展示了学校“以爱育爱 以美育才 以礼养廉”的教育理念,积极传承廉洁文化,努力践行廉洁精神,将廉洁的种子植入心中,让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桂林市育才小学将继续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坚守师德师风阵地,传承廉洁文化,引导教师讲好廉洁育人故事,不断加强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崇廉尚洁的人生观教育,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清廉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刘丹婕 李菁)
小草青青山水间 朗读声声润心田 ——桂林市中隐小学开展草坪阅读文化节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桂林市中隐小学的师生们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草坪阅读文化节活动迎接这一特殊而具有意义的日子。
  在翠绿的草坪上,各班设置了精美的阅读推荐海报,书籍推荐员们身穿角色服装,向同学们推荐各种有趣的书籍。看,同学们以书为伴,或坐或卧在草坪上,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他们分享着喜欢的书籍,高声诵唱童谣,演绎着书中的经典故事,交流着阅读心得,深刻地感受到了阅读的无限魅力,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蓝天、白云、鸟儿与青山则共同见证了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时刻。
  小草青青山水间,朗读声声润心田。桂林市中隐小学通过举办本次草坪阅读文化节活动,不仅点燃了师生们对阅读的热爱之情,开阔了大家的阅读视野,增长了见识,更在书香潜移默化的浸润中涵养了性情,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提升了综合文化素养。同时,进一步突显出阅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美丽的校园营造出愈加浓厚的文化氛围。                     (吕艳芳)
叠彩二附满书香 阅见美好乐成长 ——桂林市二附实验学校举行第六届校园读书节活动   2024年4月23日,桂林市二附实验学校举行第六届校园读书节启动仪式。
  校园读书节活动在立春、雨水、惊蛰和春分四个节气主题表演中拉开序幕,让学生们在诗词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校十分注重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将阅读融入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致力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充满书香的成长环境。学校设置多个开放式书吧,不断丰富图书资源,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本次校园读书节活动将阅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读书节节徽设计、朗诵比赛、共赏《典籍里的中国》、讲数学故事、演英语课本剧和Cosplay角色扮演等系列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阅读成果,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书香二附,阅见美好!让学生走进浩瀚的书籍海洋,让书籍中的生动故事深入学生心中,让学生们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遇见美好!     (陈艳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