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振奋精神 争分夺秒 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04版:振奋精神 争分夺秒 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05版:专版

06版:综合新闻

07版:专版

08版:教育

返回 2024年04月25日

不负深情厚望 桂北大地铺锦绣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25日     

  全州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项目25公里沿江骑行绿道一角。 唐广东 摄

  中小学生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    邓琳 摄

  华南冰雪运动品牌持续打响。图为全州天湖滑雪场。   唐广东 摄

  全州县干米粉年产量50万吨以上。图为该县干米粉生产车间一角。    邓琳 摄

  全州县金槐种植面积达30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槐茶。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蒋述亮 黄剑蓉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轮回,让时光有了纵深,岁月有了层次。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红色热土的深情牵挂,踏上了桂北大地。总书记不仅前往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还走进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的葡萄园,“把脉”乡村振兴。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成为新时代全州奋进的指路明灯,激励着84万全州儿女不断开拓进取、奋楫争先,描绘出一幅新时代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改革发展动人画卷。

  使 命
  红色,是全州的底色。
  1934年,在桂北一带发生的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而又极其悲壮的一笔。
  2021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第一站,就来到位于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到广西,来全州看一看湘江战役,这是我的一个心愿。这一战,在我脑海里印象是最深刻的,我也讲得最多。”
  湘江北去,丰碑永铸。如今,湘江战役已经远去,但是代代相传的红色血脉,早已融入这片热土。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如今,红色,又成为撬动这片热土发展的“新引擎”。
  2023年,全州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文旅产业强劲复苏,拉动第三产业增长5.8%,排全市第四。
  这一年,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加快建设,全州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2个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全长113.37公里的血战湘江红军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建设项目全段贯通,湘江战役三大渡口遗址群保护展示工程建成投用,25公里沿江骑行绿道全面建成通车,全县红色资源实现串点成线,湘江战役红色精品旅游路线已然形成。
  这一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获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获赠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累计接待红色教育游客870余万人次,其中大中小学生游客260余万人次。此外,该县引进广西旅发集团合作推出的“湘江红文旅数字平台一码游”小程序,自当年9月份上线以来交易额超500万元,数字赋能文旅发展驶入快车道。
  这一年,全县接待游客718.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79亿元,分别增长42.29%、40.01%。全州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经验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奋 楫
  奋斗,是春天最美的姿态。
  2021年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竹山村的葡萄园内为乡村振兴“把脉”,为全州县全体干部群众奋楫扬帆启新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今,正值四月春意盎然。在毛竹山村大片的葡萄园里,葡萄藤正沐浴着阳光吐出嫩绿新芽。新的一年,在充满绿色和希望中开始了。
  漫步毛竹山村,满目所见,正是乡村振兴阔步前行的壮美。整洁宽敞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新楼房,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处处洋溢着新时代新农村的生机与活力。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被村民刻印在显眼的位置,更牢记在了心里。
  2021年以来,毛竹山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依托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曾经贫瘠的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2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8万元,走出一条“甜甜的致富路”。202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
  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并非只有毛竹山村绘就。在充满希望的全州大地,正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2021年,全州县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广西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
  2022年,全州县被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毛竹山村成功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交流基地。
  2023年,全州乡村振兴的荣誉墙上再填“新丁”。这一年,全州获评国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水稻推进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
  支撑起这些闪耀荣誉的,正是全体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真抓实干,不断创下的佳绩。2023年,全州县选派4263名乡村振兴特派员下沉基层,统筹整合衔接资金2.46亿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382个。这一年,全县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1.9亿元,是全市唯一超百亿元的县(市、区),占全市一产增加值总量的15%以上。这一年,全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田长制,完成土地综合整治925.3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0.91万亩,粮食产量38.79万吨,实现“十三连”增。这一年,全县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新增创建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个,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年,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全州禾花鱼公用品牌发布会暨明星产品推介会在北京召开;金槐产业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值11亿元以上,金槐茶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获香港优质认证……

  决 胜
  梦想,总是在力量的汇聚中照进现实,绽放光彩。
  全州儿女勇担历史使命,坚持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在把握大势中谋篇布局,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绩。
  其中,2023年,全州佳绩尤为闪耀。这一年,该县扬优成势,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这一年,全州经济实力在全市第一方阵的地位更加巩固: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32亿元,增长4.5%,经济总量连续两年排全市前三、排全市11个县(市)第一;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全区、全市增速。
  这一年,工业产业提质增效“强根基”——
  创优服务助企发展。全县创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工业企业机制,县领导结对服务企业78家、重点项目118个,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35个。在此背景下,该县赐佳鞋业完成年产值2.6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全县建成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资2.2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6.26亿元。
  强势吹响干米粉产业“集结号”。该县着力打造“中国干米粉之乡”,推进米粉小镇建设,干米粉年产量50万吨以上,占全国米粉销售市场份额30%以上。
  这一年,项目建设释放强劲“虹吸力”——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全县总投资904.62亿元的86个重大项目(含自治区层面项目8个)加快推进,完成投资59.08亿元。
  项目发展态势良好。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大会战暨灌江、磨盘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全县1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第二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方案,装机容量135.5万千瓦,其中集中式风电项目12个,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数量和装机容量均居全区第一;总投资90余亿元的全灌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完成乡村道路“三项工程”214个177公里。
  项目和资金争取成果丰硕。该县荣获全国首批、全区唯一“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获得中央、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2.13亿元;全州县城乡供水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获农发行5797万元的基金支持和4.6亿元贷款授信;争取3个专项债项目资金2.53亿元;获批万亿国债首批项目10个,争取资金2.56亿元;争取两个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项目专项补助资金1.3亿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专场,全州县总签约金额95.83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有的收获,都是努力奋斗的汗水所浇灌。一个个成绩、一项项荣誉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是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全州县委书记朱鹃屏表示,将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强大动力,持续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全州新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全州的时代荣光。
  看,桂北大地春潮涌!我们有理由坚信:全州这辆高速运行的时代列车,正以奋发有为、一往无前的昂扬姿态,驶进繁花似锦的更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