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最严法治网 吹尽浮尘漓江清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25日
(上接第一版)桂林市还积极开展“数字漓江—智慧执法”生态环境法治监管模式研究,启动建设“数字漓江”大数据监管平台,构建“重拳打击+齐抓共管+生态修复”机制,全方位筑牢漓江保护的“法治围栏”。
保护漓江,兹事体大。
为了落实最严法治举措,切实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桂林市坚持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先后出台《桂林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管理办法(暂行)》《桂林市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过错问责暂行办法(草案)》《桂林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市直单位 110项环保职责,构建“统责、分责、考责、追责”环保工作长效机制。
同时,桂林市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方式纳入全市绩效管理,建立保证金和奖励金制度,对考核优秀的退回保证金并给予工作经费奖补,对考核不合格的保证金不予退回,并约谈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严格问责、考核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创新环保考核奖惩机制,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桂林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近年来,桂林 17个县(市、区)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成绩逐年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2年4月25日,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揭牌成立。全市共配备专职生态警察213人、生态辅警1684人,四级联动、重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负责人说,公安系统将进一步开展打击破坏漓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落实最严格的执法管控措施;充分发挥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联勤联动作用,深化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协作模式,共同构建多元漓江保护新格局。
桂林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两横两纵”网格化漓江保护新模式。“两横两纵”即执法司法的“横线”与基层组织的“纵线”——漓江公安分局与漓管、海事、渔政等水上执法部门建立“漓江执法联盟”,与七星区检察院、法院建立“执法监督与司法协作联盟”,构成“横线”;与漓江沿岸公安警务站建立“警务联动机制”,与沿江村镇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建联盟”,构成“纵线”。依托“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漓江流域综合治理、普法宣传动员等工作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桂林市将坚持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为桂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