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关注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事

07版:发现桂林

08版:专题

返回 2024年04月23日

恭城瑶乡采茶制茶忙

恭城油茶原辅料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23日     
  本报讯(通讯员李茂香)谷雨过后再无寒,人间芬芳皆向暖。连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大江村黄泥界茶场里,茶农们采摘谷雨茶,一派丰收景象。
  黄泥界茶场地处高寒山区,全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好,是当地有名的优质茶叶。谷雨前后,茶场迎来了繁忙的采摘期。漫山遍野的茶树迎着春雨探出新芽,采茶工人分散在茶垄间,忙碌的身影和山间的云雾以及整齐的茶垄构成了一幅唯美的春日画卷。
  “摘得快一点,每天可以赚100多元。”大江村村民余爱琼每年都到茶园里采茶,她热情地向笔者介绍说,除了采茶,平时的管护期她也在茶场帮忙打理,除草、施肥、修剪……一年下来有1.5万元的收入。
  山上的茶农们正忙着采摘鲜茶叶,山下茶叶加工厂的机器也在隆隆作响。随着茶叶的陆续采收,大江村茶叶加工厂的制茶人员加紧制作春茶供应市场。“茶叶一年采摘至少四次,明前茶、谷雨茶、夏季茶,还有白露茶,我们茶场采摘的茶叶主要用于打油茶。”茶场主周其培介绍,油茶既是瑶族人民最喜爱的美食,也是瑶民热情待客的特色上品小吃。云雾山中出好茶,家家户户都种茶采茶,一人一天大约可以采摘12斤鲜茶。
  “宁可一餐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由于山里寒气逼人,生活在恭城的瑶胞有四季三餐喝油茶的饮食习惯。2022年,恭城参与申报的“茶俗”瑶族油茶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2023年恭城油茶被列入第一批“桂林经典”名录。恭城充分利用好这两块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通过恭城油茶产业优势,探索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茶饮产业”,将恭城油茶打造成世界闻名、永葆魅力的经典品牌。“如今,油茶声名鹊起,成了游客来恭城的必点美食,浓缩恭城油茶也成了大家送礼的佳品和旅行购买的特产。”恭城斑鱼馆的负责人朱燕玲说其每年都要到大瑶山里面采购茶叶供应油茶店和浓缩油茶生产。
  随着恭城油茶逐步走上百亿产业发展道路,油茶生产也逐渐实现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2023年,恭城油茶原辅料种植面积约23万亩,茶叶种植面积1万多亩、年产量800多吨。截至目前,该县已有7家工厂化生产恭城油茶的加工企业、200多家辅料加工作坊。其中,2023年新建油茶标准化加工生产企业2家,主要生产原液油茶、粉剂油茶、膏状油茶等油茶产品,年产值超3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