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关注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事

07版:发现桂林

08版:专题

返回 2024年04月23日

“世界读书日”观察——

年轻人的生活中还有多少书香?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23日     
□本报记者 黄敏
  “读书日的仪式感,大概是遇见一本好书,在阅读中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奔向一场充满爱、充满勇气和自由的长足旅行。”一年前的今天,95后女生小邓在朋友圈发表了这样一段文字,配图是她坐在家中正在用亚马逊Kindle读书的画面。
  小邓是桂林恭城人,目前在杭州某理工类高校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读研期间,小邓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课题项目上,做实验、写文章,周而复始。久而久之,小邓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回老家休假期间,她常坐在窗边享受安静的阅读时光。“静下心来读书,它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小邓表示,“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
  离开老家回到学校,小邓为课题项目越发忙碌起来,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她开始利用碎片时间戴着耳机听有声书。去食堂的路上、在宿舍与实验楼的往返途中,虽然每次听的时间都不长,但“终究是读书了”。
  关于读书,古有囊萤映雪,今能“在线即读”;古时是简策、帛书,今能“一屏万卷”;古时须借阅传抄,今能“一键下载”。时代更迭,读书人的“姿势”千变万化,不变的是让中华精神一脉相承的读书传统。
  在当下这个信息化时代,年轻人的生活中还有多少书香?他们以怎样的方式阅读?都读些什么书?这些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研。

  当代之书,可以“演”,可以“听”,可以“谈”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当今社会,阅读介质的演变催生了多元的阅读方式。当今时代的书,可以“演”,可以“听”,可以“谈”。
  年轻人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具备对“一屏万卷”阅读方式的适应能力。从单一的电子读物到多人有声广播剧,从“阅读+解析”形式的读书类播客到纪实类、场景式读书节目,年轻人在各种阅读形式中“各取所需”“各有所爱”。
  今年32岁的小张是广西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在桂林一家公司从事内容运营相关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她愈发觉得,读书是一项体力活。“很多大部头的书,如果上学时没啃下来,现在根本没精力看。”小张告诉记者,最近她正通过喜马拉雅有声书在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的纸质版有上下两册,每册超过400页,纸质书摆在面前,根本没有打开的冲动。而且书里有大段大段的对白,通过听书的形式会更易被接收。”
  刚步入职场一年的罗梓露,会经常去小红书上搜索一些短视频读书博主最近推荐的好书,还会在读电子书时,借助“划线弹幕”功能与其他陌生读者进行“隔空对话”。“比如我在看贾平凹的《南北笔记》时,我会写下自己的感触,透过‘弹幕’发现有很多人原来和我有一样的想法。”罗梓露认为,电子书界面上的“弹幕”就像一块公开的留言地。每次她读电子书,看到戳中内心的句子,会赶紧把弹幕点开,像寻宝游戏一样看看其他人是否亦有同感。“其他读者会发现你忽略掉的细节,运气好他们还会给你补充一些引申的读物,收获加倍。”
  “说起读书,我最近喜欢上一个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我也是偶然发现的,与其他娱乐综艺带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市民小刘告诉记者,“近年来这类以阅读为主题的文化节目很多,有不少很有意思。在真人秀中听作家聊人生和创作,在纪录片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在综艺节目中获得阅读新知,为我们这些读者打开了种草图书的多种方式。我也能从中学到一些知识讲给我的孩子听。”
  记者发现,当下喜欢阅读的年轻人普遍流转于N种阅读方式之间。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他们除了可以阅读书籍本身,还可以探求书籍背后的故事,甚至能与作家共话书中人生,书籍里的文字变得“视听化”,故事变得“立体化”。
  记者认为,这与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代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信息密度极高、处理信息的时长越来越短,很难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的理想阅读状态。这些多元的阅读方式,普遍具有“随时随地”“简明扼要”的特性,不仅让人们能见缝插针地阅读,甚至还给阅读增添了新意。

  线上互动,阅读从“独乐乐”变成“众乐乐”
  如今,“搭子”正在成为这一代年轻人的新型社交关系,“读书搭子”也正流行在爱书的年轻人当中。在线上,豆瓣有各种主题的阅读小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直播领读突破千万观看量,读者纷纷在网络平台的虚拟空间中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在记者看来,老一辈人读书往往是“孤独”的,相伴的是一盏灯、一个角落、一张躺椅、一杯清茗。而今,读者们有了更广阔的互动空间,阅读正在从“独乐乐”变成“众乐乐”。
  老舍曾在《我的理想家庭》中描述,他理想中的家最好有7间小平房,其中一间必须是书房。房中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都是他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这样放上热茶杯不至烫个圆白印……很多年轻人也在思考何为“我的理想书房”。在豆瓣,就有一个“请来参观我的书房”小组,三万多豆友直白地晒出了自家的书房。在这里,有人说自己的卧室就是书房,有人将家中客厅改造为书屋,还有人将宿舍的书桌分享出来。
  95后图书编辑小周是小组中的一员。空闲时间,他喜欢在豆瓣小组闲逛。而他之所以在豆瓣小组中分享书房,是受到朋友的影响。“他们跟我说,我这个书房很有感觉,肯定会有人喜欢。”事实的确如此。小周的书房一经分享,便吸引了多位友邻的回复,其中还有不少人私信他有关屋内陈设的问题。实际上,小周的书房并不大,是他在桂林定居后给自己打造的“精神家园”,小周称之为“人生第一个独立书房”。据小周介绍,他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装修书房,选板材、挑家具、室内空间设计,每件事他都亲力亲为。“最花心思的是那个复古书架。”墙的一侧,镶嵌着小周特别设计的老榆木书架,书架上还点缀着他淘来的艺术摆件。“书架上整齐地摆上我喜欢的书,会让我很有成就感。”
  记者在浏览该豆瓣小组时,被一条名为“睡在书房”的帖子吸引住了。从该豆友分享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卧室面积目测不超过20平方米,而“书”的面积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其中,多数书籍摆放在与房顶齐高的书架上,书架紧紧挨着豆友的床。在这条帖子的留言中,该豆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个爱书的人来说,将书房与卧室相结合,能让自己在浮躁中感受平静。”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如今“书籍”作为一种媒介的涵义正在外延。年轻人将“私人空间”转向了“数字公共空间”,构建起与这个世界的“赛博链接”。这种基于阅读的社交,是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等的多向互动,这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社交属性和达人利己的开放心态,热爱阅读的年轻人不再分散四方,而是在各种平台上找到了归属于他们的“根据地”。

  以书会友,年轻人拥抱“阅读社交”收获颇多
  “重磅预告!4月24日晚,独秀书房·旗舰店将举办程壁老师的新书《肆意生长》分享会!桂林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几天前,记者就在小红书里看到了这个消息。在留言区,不少朋友相约打卡。
  市民刘芸也对此充满了兴趣。“有一次逛街,走到位于五里店路的独秀书房·旗舰店,一下子就被书店的装修风格吸引住了。关注了他们的公众号后,发现他们经常搞读书会、新书分享会等活动,我一直想参加,无奈工作比较忙,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刘芸告诉记者,“开始工作后,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很少,有时候是因为忙,有时候是因为懒,总之有各种借口,但内心深处是对读书有渴望的。参加读书会这样的活动,或许就是激发自己阅读的一种方式吧,而且参加活动还能扩大朋友圈,一举两得!”
  记者获悉,如今在线下,音乐读书会、角色扮演读书桌游、盲盒听书会等形式丰富的读书会上充斥着年轻的面庞,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以书会友,找到读书路上的同路人。此外,去图书市集、出版社仓库、旧货市场“淘书”,也成为当代年轻人闲暇时的一种消遣。
  刚刚过去的“三月三”假期,桂林某书店工作人员小文并没有出去玩耍,因为她有一个任务,就是去秀峰区滨江路“桂林秀峰第十三届‘三月三’民族歌圩荟”上“摆摊”。“那几天开心并忙碌着,一直向大家推介各种书籍。”小文说,虽然近年来电子书使用人群不断增加,纸质书年年被“唱衰”,但不管是在书店还是图书集市上,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前来选购书籍。“这说明纸质书阅读始终无法完全被替代,仍然有许多人愿意为纸质书买单,这是对我们出版从业者最大的鼓励。”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近期面向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参与过线上线下的阅读社交活动,感到收获颇多。有文章这样分析:读书交友,以书会友,首先满足了青年人自我提升的发展期待,也兼顾了他们的社交需求,可以为其带来情绪价值。对于难以静心阅读、读不进书的人来说,阅读社交是他们廓开纸质书籍领域的契机,可以通过交流来学习如何“读书”;对于久有阅读习惯却面临思考瓶颈的人来说,他们可以从交流中寻找灵感,在讨论中实现自我启发;而对于具有相似爱好、阅读同样书籍的人群来说,阅读社交则是一个观点碰撞和交流探讨的最佳平台。
  记者认为,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旅行,阅读者之间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共鸣。通过阅读社交结识的好友之间,他们的志趣、阅读口味甚至性格与个人风格大都相似,有助于后续的联系交流,让友情更加稳固。能够因为对书籍的喜爱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好友,想必是许多青年人最为期待的社交结果。

  形式变化,但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长久存在
  现阶段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影响,Z世代的年轻人对阅读已经不那么感兴趣,转而投入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怀抱。
  记者试图通过检索采访找到其中的真相。
  在《光明日报》发表的《“阅读社交”为何在年轻人中流行?》一文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年轻人不仅没有“抛弃”阅读,而且也没有满足于网络时代的碎片化阅读,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多严肃阅读、经典阅读。
  文章列举了这样一组佐证——上海图书馆、阅文集团之前发布的《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显示,《鲁迅全集》《论语》《三体》等成为各类型书籍中年轻人最爱读的书。2022年度的阅读报告中,《论语》《红楼梦》《西游记》等是年轻人最钟爱的传统文化读物。讨论度最高的纪录由《资治通鉴》创造,全年留下近1.5万条评论,充满了Z世代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四大名著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全部入选Z世代最爱的书籍榜。
  文章这样写道:“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不管时代再怎么变化,人性总是永恒的,这也意味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总要追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自己又该成为怎样的人。短视频固然有趣,社交媒体固然热闹,但是它们都不可能解答年轻人心中的困惑,因此,他们从碎片化阅读中解脱出来,拿起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采访记者也发现,大多数受访年轻人对于阅读依旧充满着兴趣。记者认为,纵然读书的形式千变万化,但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长久存在的。热爱阅读,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从阅读中得到更多人生的启示、生活的道理,这是阅读赋予所有人的权利。
  开卷有益,交友亦佳,倾心相谈,引为同道,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