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瑶乡10年多 我把荒山变“致富园”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23日
陈建雄采摘新茶。 记者秦丽云 摄
陈建雄打造的茶园,为众多瑶胞提供了就近务工增收的机会。 记者秦丽云 摄
东山瑶族乡的连绵群山种满了高山茶,绘就产业振兴壮美图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邓琳 摄
□讲述人:陈建雄
□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邓琳 黄剑蓉 盘福妹 整理
谷雨时节,如果你来到全州县东山瑶族乡,你一定会被那儿连片的茶园吸引。高高的群山,缥缈的云雾,绿绿的茶叶,宛如仙境。我与这片土地结缘,正因东山茶。
东山瑶族乡于1951年9月成立,是广西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乡。东山云雾茶生长在海拔600米到1000米的云雾山中,天然纯洁、无污染,备受消费者青睐。
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以桂林市书法爱好者的身份参加东山瑶族乡五十周年乡庆。作品虽交了,但我还从没去过东山,更没喝过东山茶。十年后,我再次参加东山瑶族乡的乡庆。这一次,我来到了东山,也接触了当地的茶叶。说实话,东山茶叶是好,但是当时全乡的茶产业比较落后,当地政府正想方设法把东山茶产业做起来。
“我或许可以做点什么。”那一刻,从没涉足茶业的我,内心突然发出一个声音。
说实话,经商多年的我有一定的积蓄,根本不需再受创业之苦,但我还是决定去。2013年初秋,我来到了东山瑶族乡白竹村委云栖岭,我的梦想就是:把那个长满茅草的山头打造成一座生态茶园。随后,我带上多年经商积攒的财富,以及我的家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了新的奋斗。
瑶乡的百姓勤劳、淳朴,但他们不懂得如何规模化种茶、制茶。最初,我也不懂。但是我坚信一个理:既然来了,就要和瑶乡同胞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我在茅草地上建起茅草屋住了进去。原本可以机械化作业的事,我请来瑶胞们用传统的肩挑背扛去做,尽可能给他们增加务工机会。
时间一晃6年,我打造了一个占地500多亩的遥香云绿生态茶园,并注册了“遥香云绿”商标。茶园位于都庞岭山脉云栖岭与二龙山之间,那里有着厚厚的黄土层,pH值在4.5~5.5之间,土质爽水呈弱酸性,一年至少有四个月时间云雾弥漫;太阳光透过云层折射出的蓝色光,为茶叶输送出最佳的光合环境。为了保证原生态,我坚持不用除草剂,不用机械垦荒,而是用最传统的耕作方法,用野草制成的天然有机肥料。
那些年,我把种出的茶叶送给客户品尝请他们提意见,并请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农技专家前来考察。那时我的茶叶还打不开市场,我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经过专家的指点,我才知道:我种的茶叶虽好,但是东山瑶胞传统的制茶技艺落后,亟需改进制茶工艺。
2020年下半年,茶科所专家对我的茶园从维护、采摘到加工给予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特别是对茶树良种试验示范、茶叶机采试验示范进行针对性指导。很快,我建起了规范的无菌制茶生产车间,建立了制茶工艺和制茶标准。
规范化的操作,为茶园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此后3年,我用优质的茶产品打开了市场。2023年,茶园的年产值超300万元。
如今,我扎根瑶乡已10年多。我非常自豪的事,不是实现了当初的梦想,而是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给生活在这里的瑶胞们拓展了致富的路径。这些年来,我不仅为乡亲们提供就近务工的机会,还持续带动当地群众种茶2000余亩。更多的时候,我就像一条纽带,将外界的信息与文化深深地融进瑶乡群众的生活里,为瑶乡群众打开一扇窗,播下一份新希望。
这几天,我的茶园开始了新一年的采茶工作,我和乡亲们都很期待新的收获。今年,我在茶园里设了一副对联,其中一句就是:十周年茶山躬耕脚踏实地创建遥香云绿。我想,未来很多年,我将继续脚踏实地,用茶业为这片热土倾力奉献,为祖国的乡村振兴倾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