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大江村:
春日食鲜 用松茸孕育致富机会
桂林日报
2024年03月18日

▲游客采摘赤松茸。 记者何月 摄
本报讯(记者何月 通讯员俸玉昌 蒋晓峰)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大江村的赤松茸示范种植基地,一丛丛松茸冒出泥土,簇拥在一垄垄菌料上。村民们穿梭在菌垄间,管护田地、采收松茸,将新鲜出土的赤松茸送往县城。
“这个月有很多来大江村采摘松茸的顾客,大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媒体平台看到后自驾而来的。”大江村第一书记袁隆疆介绍。
据了解,大江村位于银殿山麓自然保护区,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而赤松茸营养丰富、鲜味浓郁,具有预防冠心病、缓解精神疲劳等功效,易于栽培,还可降解土壤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大江村因地制宜,在后盾单位桂林市委组织部等支持下,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最终决定种植赤松茸发展村级特色产业。
“大江村过去仅有茶叶加工一个村集体经济项目,收益一般。但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谋求新发展。”大江村党支部书记黄东林表示。人工规模种植松茸在恭城没有先例,县里没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可求教,黄东林就与县人大代表黄义峰去有先进种植经验的灵川县求菌种、学技术。
大江村松茸产业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依托合作社投入菌种、人工等成本,通过流转承包村民土地,吸引周边脱贫劳动力务工,实现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至今全村共示范种植两批赤松茸15亩,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本村30多户脱贫户持续增收。
“村里种植赤松茸需要人工,按正常工价算,我每月可额外增收1500余元。”大江村脱贫户黄义峰对村集体发展松茸产业很满意。
“大江松茸品质好、产量也大,但面临着销售渠道不广、运输成本较大、保存时间较短等问题,下一步如需扩大规模,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谈及大江村松茸产业的未来发展,黄东林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他说大江村需尽快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山地区松茸种植办法,摆脱人才缺失限制,降低种植成本。争取更多的产业支持完成产品认证,扩大销路,让农户看到产业价值。黄东林还表示,如果大江松茸顺利发展,他们希望后期能修建松茸加工厂,完善产业链,让赤松茸真正成为大江村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