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以主题教育推动建设“生态铁军”
2023年环境空气优良率100%,综合指数继续排名桂林市第一
桂林日报
2024年01月29日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韦吉阳 秦榛
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绿意,清澈的江流,恢宏的梯田,无不体现着龙胜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最大的优势,也是该县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
近日,记者从龙胜生态环境局获悉,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报了2023年设区城市及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龙胜各族自治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综合指数排名全区第五,桂林市第一,是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成绩。
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龙胜坚持学做结合,明确重点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好“两山”转化这篇“大文章”,全力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桂林“两山”转化排头兵,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力量,打造了一支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铁军。
长期以来,龙胜各族自治县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持续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禁伐阔叶林、河道禁采砂、禁止新批新建水电站及实施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等措施,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不断加大工业废水治理、节水灌溉、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矿山修复治理等生态建设力度。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建立全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监控平台,龙胜交州国控断面水质常年达到Ⅰ类标准。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防治行动。
强化治管并重,共享城市“清新”烟火气。龙胜各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专项管控执法队伍,并结合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总体部署与主题教育要求,针对群众反映露天烧烤油烟扰民现象,坚持开展露天焚烧和油烟污染常态化巡查。重点是针对城区涉水路一带、北岸美食街、城乡接合处等重点区域加强监管,确保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制止。
自2023年9月份以来,共下发限期整改通知22份,要求各烧烤摊点将厨房移至室内并督促各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同时对露天烧烤移动摊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劝说、指导摊主安装简易油烟净化设施,合理化解群众矛盾,在保留城市“烟火气”的同时有效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以前在白龙桥附近到处都是烧烤摊,晚上烟熏火燎,味道很重,又很嘈杂,附近的居民都睡不好觉,执法队来整治后,现在好了,那些烧烤摊都搬出去了,我们现在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北岸社区的谭先生高兴地说。
落实主体责任,打好治污降尘“组合拳”。紧紧围绕建筑工地“9个100%”的防治目标,龙胜各族自治县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建设单位负总责,施工单位抓落实,要求各建设单位把扬尘治理纳入工程预算之中,确保扬尘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抓牢防治工作关键环节,对存在扬尘问题的建筑工地下发整改通知书37份,发放建筑垃圾临时运输许可证17份,清理无主建筑垃圾10余处。
加强联动响应,协同发力守护“龙胜蓝”。该县大气办制定印发了《龙胜各族自治县2023年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攻坚行动方案》,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加强区域协同治理,让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加强。大气应急响应期间各乡镇、各部门积极联防联控,落实县、乡、村、屯露天焚烧网格化监管体系,网格员入户开展宣传,公布露天焚烧举报热线,全县范围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等;各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实施错峰生产。2023年9月以来,龙胜共配合桂林市大气办开展污染天气应急响应14次,抢回40个污染天。
“全力守护龙胜的‘绿水青山’,是我们的‘国之大者’,也是全县各族人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将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让龙胜的空气环境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龙胜县委书记雷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