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县区新闻

05版:时事

06版:时事·体育

07版:走读桂林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4年01月15日

浦地天鹅山风岩探奇

桂林日报      2024年01月15日     

  图①:风岩第一层出水口“响水岩”。

  图②:风岩“小山峡”奇观。

  图③:太平岩石梯。

  图④:风岩西洞口石门。
  □陶彩忠 文/摄
  悠悠漓江,自北而南,进入平乐境内后,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水因此变得越发幽深而碧绿。由漓江码头而上,约行500多米,便来到了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村庄。它就是平乐与阳朔交界的平乐镇民益村委会浦地村。
  就是这么一个临江小村,抗日战争时,中共广西工委领导的抗日武装平北抗日游击队在这里成立,活跃于平(乐)阳(朔)交界之地,战斗在漓江两岸,他们抗击日寇,打击伪军,成为平乐县境内共产党领导的三支英勇抗日队伍之一。
  浦地村之所以能够成为平北游击队、临阳游击队的根据地,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它滨临漓江,又恰在与阳朔交界的地域。同时,它背靠山林,这一带山高林密,岩洞众多,洞洞相连,交通纵横。

  风岩,当年游击队的“密营”
  在浦地村众多的山洞中,有一个岩洞,古称“风岩”,位于浦地村后的天鹅山腰上。整个岩洞由东向西,穿越整座石山。洞中风急水湍,石怪景奇。洞中之河,弯多滩险,两岸石高陡峭,有如长江三峡之雄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之险丽,让人叹为观止!
  风岩由三个洞穴组成,分上、中、下三层,层层相通,呈东西走向。洞中之河,是由东山麓一个叫上盆水库渠道从最低的山洞流入,从天鹅山西麓流出。整座山共有三个出口,三个入口。空气对流时又有流水相随,压力变大,于是洞口的风便自然强劲有力,风岩故而得名。
  风岩地理位置险要,洞中藏洞,地形复杂多变。同时,空气通畅,洞口多而隐蔽,便于藏民藏粮。此外,洞中还有河有水……于是,自古以来,风岩成为当地民众躲避兵祸匪患之地,也是一个天然的藏兵之地。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当地村民、游击队的一个天然“密营”。据说,抗战时期,这个岩洞曾经护佑过当年桂北游击队和村民数百人。游击队员们平时住在山洞里,当探听到有日军运输船队经过漓江时,就提前出洞,埋伏在漓江岸边竹林,打日军的伏击,常常取得辉煌的战果。
  解放战争中,浦地村也是临阳纵队的交通站,浦地农会民兵也充分利用风岩地势险要,便于隐藏和通达之利,多次成功地隐藏和转移伤员、地下党员,为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天桥,太平洞的天然屏障
  天鹅山,位于村东通往平乐县城方向的隘口上。因过去常常有南来北往的天鹅歇脚而得名。山势挺拔陡峭,虎视漓江。穿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我们就来到了山脚。忽然,听到一阵阵轰鸣和哗哗的水流声。走近水口,只见一股白花花的泉水从山洞中喷涌而出,水借风势,风随水走,湍急着蜂拥着抢出岩洞……
  向导告诉我们,这是风洞的出水口。正值秋季,虽然水量不及春季大,但也只能沿着溪流岸边行走。走在洞中,只见石壁挂满了各种形态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光怪陆离。
  走数十米后,洞穴渐小,似无前路。只见水声轰鸣,溪水如瀑布般,从高处跌落,似雪花飞溅。据向导介绍,此洞的水流是从头顶上数十米高的风岩跌落的,水流跌落时发出轰鸣之声,故名“响水岩”,它是风岩最底层的一个子岩。
  由于洞穴几乎呈垂直状态,再加上有溪水飞流而下,很难从此进入风岩,于是我们从一条村民们开辟的小山路,向风岩西口——太平洞爬去。
  从风岩水口向上走约数十米,我们便登上太平洞口。只见洞门由大青石所砌,厚约5尺有余,两侧有枪眼,门顶也有三个枪眼。走到门内,从枪眼向外观察,远山近景尽收眼底。
  进得洞口,山洞立刻变得陡峭起来。我们沿着一条古老的石梯逐级而下,约走了400余级后,前面被一个大坑挡住了去路。此坑200多平方米宽,深约数丈,险恶莫测。据向导老陆介绍,过去他们的祖辈曾在这里架设一座木桥,供人畜通过,人称“天桥”。
  天桥下面就是数丈高的天崖,天桥一撤,猿猴都难以攀越而过。因此,岩洞里面就非常安全了,故有“太平洞”的美称。由于年代久远,天桥已毁,便成为入洞的难关险阻,我们只好原路返回,改由风岩东面洞口入洞。

  奇景,千姿百态惹人醉
  天鹅山的东麓沿着一条古山道爬到约十米高,便觅得一洞口。洞口不大,高约丈余,宽8尺。岩洞呈斜坡式向下,进入洞内数十米后,岩洞豁然开朗,约两三层楼高,洞中通道时宽时窄,最窄处四五米,最宽的大厅二三十米。岩壁上悬挂着神态各异的钟乳石,没有钟乳石的岩壁,就是坚硬而嶙峋的怪石,不成规则,与公园里置放的“太湖石”一般,一看就是千百年来地下河水长期冲刷的结果。
  走进100多米处时,猛然抬头往上看,这个风岩像一个弯弯曲曲的大峡谷,奇险无比。谷顶垂下的钟乳石,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往下看,黑漆漆一片,仿佛是万丈深渊。凝神中,突然听见一阵阵流水声传来,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从另一方向流出。
  据当地村民介绍,由于暗河人迹稀少,这便成了鱼类生活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各种鱼虾、螃蟹,而且还生活着龟、鳖等。由于鱼虾多,洞中僻静,这里也成为村民捕鱼钓鳖的神仙之地。
  谈话间,猛抬头望去,峡谷成了一线天,约有数丈高。电光中,一线天上高不可测。向下望去,峡谷灯光闪闪,仿佛像江上的盏盏渔火,让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座天宫,景色美不胜收。
  继续约行进10多分钟后,随着河流落差增大,河水变急,水过滩头的哗哗声,在山洞中回荡。像古代水车翻转,如天籁之声,这大自然奇妙之声,人间哪个音乐大师可以与之相比!此时,不禁让人吟起那“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佳句来,顿觉身心上红尘涤尽,遁入空灵……
  走出山洞口,已是黄昏。夕阳最后一抹阳光,斜照在风岩西门上。倚在古石门口,仍忍不住回眸风岩,脑海中浮现的尽是风岩内峡谷的奇形异景和当年抗日游击队、农会民兵抗击日寇和国民党的烽火岁月,它已深深印在心里,抹不去,挥不掉……

路书
  浦地距桂林市区108公里,距平乐县城16公里,距阳朔县城30公里。用腾讯地图、百度地图或者高德地图搜索“平乐县平乐镇浦地村”,即可获得从市区去浦地村的出行路线。从市区选择走包茂高速公路到平乐高速路口下,再沿502省道(平乐—沙子)到平乐镇板桥村后左行,沿677乡道行2公里即到。个人可根据钱包、心态和身体状况,选择不同出行方式。
  (陶彩忠 整理) 

杨二说说
心若在,天涯咫尺

  天鹅山风岩,如果是在广东,或者其它地方,按照二哥的想象,必定是人山人海、观者如云的景致,但在桂林,这就像是一道小菜,各家各村都有,不过是味道细节上的调理略有出入而已。
  这是作为桂林人的骄傲所在:别跟我说你去过多少无人能及的地方,也不要跟我说珠穆朗玛的冰冻寒雪,更不要说喀纳斯湖畔的篝火,哪怕在我的怀里,在你的眼里,哪怕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又怎及得上桂林似醉非醉的山洞薰风。
  常有人邀二哥出巡,说不行遍天下,何以知天下事?二哥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二哥也有自己的理解,桂林都没走遍,何谈天下?
  你应该看出来了,天鹅山风岩,二哥没去过。是的,桂林的很多地方,二哥都没去过,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在桂林周边没走完之前,二哥哪也不会去。但这又如何?心若在,天涯咫尺。心若不在,咫尺天涯。
  很多年前,大概还是上高中的年纪,二哥和两个挚友球后聊天,在谈及未来的梦想时,大家各抒己见。一个说要当老师,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到老的时候,看到桃李满天下,可以欣然西去。一个说要当医生,悬壶济世,让世上没有病痛。二哥一听,觉得自己档次太低,本不想说,后来实在拗不过,还是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自己的念想:干什么都无所谓,关键是平时在夏威夷海滩抽着雪茄晒太阳,周末去瑞士滑雪喝红酒。
  其实二哥是有点后悔把心里话说出来的,因为二哥说出来后,两人看二哥的眼神明显不对,可能是觉得二哥的理想太腐朽没落吧。
  一些年后,三个人的理想,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是实现了的。想当老师的哥们,最后当了医生,做手术如麻,又有很多年轻护士跟随左右,真到老的时候,完全可以欣然西去,一点遗憾都不留。想当医生的那个,最后入了仕途,级别还不低。俗话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拯救刍狗的灵魂,远比拯救身体更有意义——那哥们自己是这样解释的,颇有点把自己当圣人的意思。
  至于二哥,到现在也没看过夏威夷的海,更未见过瑞士的雪,但二哥觉得梦想还是照进了现实的。二哥在漓江边的浓荫下,于风轻云淡处支一桌子,泡壶茶,就可以和几个好兄弟嘚瑟大半天。没有雪茄,却有水烟筒渲染气氛,淡蓝色烟雾的缭绕中,桂林太阳的暖意丝毫不输夏威夷。至于桂林的雪,那是好多年没见过了,但霜露深重时,那寒颤中的一份清冷,却也让二哥保留住了一份清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繁华落尽皆云烟,当看尽世上悲欢离合后,在桂林漓江边的人烟稀少处,泡一壶茶,抽一筒烟,温一壶酒,人生夫复何求?
  平乐天鹅山的风岩下面,不知道是否有同道中人,不过二哥估计少不了,尽管未必为人所知。毕竟平乐这地方,三江汇流之处,风云际会,当有高人在。
  比如说,唐朝的时候,李商隐就曾在平乐待过。时间虽然不长,但给平乐留下过三首诗,《异俗二首》和《昭州》。李商隐的诗功底毋庸置疑,但二哥最感兴趣的还是诗中所描述的老虎在官道中打斗的场景。
  这样的景象,现在肯定是看不到了,也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是好是坏。但二哥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二哥显然更喜欢现在的桂林。安然地坐在树荫下,看江宽地共浮,看村小犬相护,听漓江水南去,感风传雅韵,无雪也能试幽姿。
  身为桂林人,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