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县区新闻

05版:时事

06版:时事·体育

07版:走读桂林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4年01月15日

桂林教育迈向优质均衡

桂林日报      2024年01月15日     
  (上接第一版)此外,我市通过教师相互引领、指导、帮扶的方式,推动市域内普通高中资源配置统一、教育科研统一、教育管理统一,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实现普通高中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市教育局还与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市大刀阔斧实施学区制改革,消弭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破除校际差异的“藩篱”,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五育融合让教育回归本真
  音乐室里,葫芦丝表演声声入耳,让人心潮澎湃;足球场上,孩子们带球、射门,一气呵成;美术室里,师生挥毫泼墨,描绘奇思妙想……每当下午课后服务时间来临,走进我市各个校园,欢声笑语一片。
  好的教育并不唯分数论,不唯升学率论,而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五育”融合新途径,打好组合拳,推动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作为广西劳动教育课程试点地区,我市认真构建劳动教育落实机制,实施方案、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政策,研究设计了“1+N”的课程模式,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方方面面。2023年,自治区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在我市举行,桂林市和叠彩区做先进经验发言,首创的“研学+旅行+劳动教育”融合发展新模式成为全区示范。
  按照“以体育智、以美育人”的工作思路,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足球等精彩纷呈的赛事接续举办,持续推进自治区体教融合示范试点城市的创建工作,桂林在全区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130枚、银牌117枚、铜牌134枚和5个单项团体冠军;校园艺术节、校园科技周、机器人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见证着“让教育回归本真”的理念初见成效。
  2023年,我市还坚持“减负”和“提质”并重,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压减作业时长;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需求;切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实现清零,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

  打造德能兼备教师队伍赋能高质量教育
  全国第39个教师节,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名单公布,桂林荔浦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熊碧芳光荣上榜,成为桂林首个、广西第二个获得该项荣誉的教师。她是我市德能兼修知行并重、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教师队伍缩影。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我市教育部门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配置市属学校编制和岗位,逐步实现编制和岗位由教育部门“总量管理”和“整体把控”,突破教师交流瓶颈,激发了学校活力。
  构建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我市建成全区首个市级教师培训基地,分层分类精准实施国培、区培、市培计划,培训2.4万人次,有力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市87名教师获自治区级表彰,691名教师获市级表彰,教师荣誉感显著提升。
  我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和首要任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新时代师德内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是桂林对新时代“何以强师”作出的回答。下一步,今年我市还计划实施桂林市教育系统优秀骨干教师“上挂下联 横向交流 双向促进”帮扶提升活动,通过上下交流和横向交流,增强区域交流和校际沟通,促进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厚植教育沃土,书写育人新篇。新的一年,桂林教育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基础更加牢固,将朝着更加优质均衡、人民更加满意的方向继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