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教育迈向优质均衡
桂林日报
2024年01月15日
□本报记者陈娟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幸福指数的民生面孔。
过去一年,桂林教育事业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五育”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回应百姓期盼
有学上更要上好学,百姓的期盼就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深化教育改革,着力促进优质均衡,争创广西一流的教育强市,努力回应百姓期盼。
2023年,我市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统筹管理,组织召开2次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龙胜、资源县域普通高中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桂林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等政策文件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方向。
坚持整体联动,融合式发展。我市成立了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教育科研优质化、教师培训精准化,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立规范学校办学(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专班,加强对我市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办学和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推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桂林教育改革继续深入推进。我市入选国家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域,是广西唯一一个入选的城市;获评自治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城市,以破除“五唯”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制定五大试点任务,列出57个评价试点项目名单。
没有发通知、没有提前打招呼,近两年来,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教研员多次直奔各地中小学,采取“随机选班,推门听课”的方式,旁听“原生态”课堂,多维度了解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状态,“精准把脉”课堂教学。2023年,我市教育系统大力实施领导带头谈心谈话、带头听课上课,以及督学问政、督办问效、督纪问责的“双带三督”行动,推动形成了“领导重视、责任传递、层层落实、作风转变、上下齐心”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
高中教育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重要标杆,事关众多家庭的切身利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桂林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桂林高中教育能够取得如此令人振奋的成绩,奥秘何在?
近年来,经过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探索,桂林基本构建起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区域、学校间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志趣禀赋各不相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多样化课程,让学生多样化发展,才能实现课程育人的优质高效。“进入十九中,让我的高中三年有了难以想象的充实和精彩。”提起自己的母校,家住叠彩区的小李满是感激,得益于高中三年的锻炼,他不仅培养了兴趣,还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这些让学生们交口称赞的,正是源于我市顺应“双新”改革,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内涵提升和特色发展。全市各高中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建设规划,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加强课程管理、优化课程实施、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完善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2023年,我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增至24所,星级特色普通高中增至9所,桂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不同层次高中齐头并进,跃居广西同类学校前列。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