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唐毓健:
全力以赴
确保新净瓶山桥如期通车
桂林日报
2023年12月26日

▲唐毓健向记者介绍新净瓶山桥建设进展情况。
□本报记者徐莹波 文/摄
“在全体建设者的努力下,目前,净瓶山桥拆除重建工程正在按照计划顺利推进中。”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净瓶山桥拆除重建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唐毓健说。
唐毓健是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人,今年37岁,从事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已有14年,足迹遍布广西多个城市,参与过多地的重大项目建设。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中标净瓶山桥拆除重建工程项目后,受公司指派,2021年12月他第一次来到桂林工作。
“桂林的风景很美,桂林人非常热情,这里特别适合工作和生活。”唐毓健说。
净瓶山桥拆除重建工程项目是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交通类重大项目,也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实施“畅通缓堵”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作为项目总工,唐毓健肩负着重要责任。两年来,他参与了项目的初期进场、便桥建设、管线迁改、旧桥拆除、新桥建设等策划工作,并为每一个节点制定了尽可能完善的施工方案。
“这座桥的车流量、人流量非常大,是桂林的主要交通节点。于我而言,当然希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越早完工越好。”唐毓健说,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新净瓶山桥建设中部分子项目进展有些滞后,为了确保项目如期完工,今年必须全力以赴抢抓工期。
今年春节黄金周一过,唐毓健立即回到工地上,他根据项目时间节点,重新制定了施工方案。
“在新桥建设中,两组水中墩的建设是决定项目整体工期的关键。原因在于水中墩的桩基施工工作面采用筑岛方式,受汛期洪水影响较大,必须抢抓枯水期、低水位季节开展施工;同时,桂林喀斯特地貌地质情况复杂,受到较多不可控因素影响,桩基施工难度较大。”唐毓健说,新桥桩基施工从去年8月启动,两组水中墩8个墩柱共包括32根桩基。由于漓江中溶洞和松散卵石层较多,在上面打桩,成孔进度很慢。其中,2号水中墩16根桩基平均长度达50.5米,最长1根达68米,施工中遇到了多次塌孔与埋锤。
针对这一情况,唐毓健再一次优化施工方案——在桩基成孔周边进行注浆,对地质实施加固处理,并坚持全护筒跟进。同时,他还对水中承台基坑开挖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由原来的“钢围堰”改为更符合卵石层地质的“止水帷幕+钢筋混凝土护圈”,该方案可使基坑不渗水,稳定性好,确保了施工期间不出现边坡塌方的问题。
围绕唐毓健制定的施工方案,项目全体建设者昼夜轮岗,坚持24小时不间断施工,于今年4月中旬完成了新桥两组水中墩8个墩柱的全部施工。此后,项目建设彻底摆脱洪汛影响,进入桥梁可控施工新阶段。
“项目建设期间,我们每月有4天假期,但大家很少休息,一般都是攒着,留到有事时调休。”唐毓健说,5月,怀孕的妻子来到桂林探望他,他特意休假1天,陪着妻子乘船游览漓江,并到阳朔西街游玩。
8月,妻子因早产住进南宁妇幼医院,唐毓健特意休了几天假陪伴妻子。“儿子出生后就住进了新生儿科治疗,不能探视。那段时间,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是一种煎熬。”但唐毓健还是不想耽搁工作,妻子出院后,他又立即返回工作岗位。
10月中旬,唐毓健的儿子出院,他才又请假回到家乡探视孩子和妻子。“现在每天晚上都要给妻子打视频电话,询问她和父母的情况,再看看孩子,一天的疲惫似乎就全部消除了。”他说。
“大家都长期吃住在工地上,多数工人不是本地人,都像我一样与亲人两地相隔,时间久了难免心理上觉得孤独。”唐毓健还兼任项目工会主席,为了调节大家的情绪,他经常策划一些团建活动,组织休息的工人或聚餐,或到附近的公园景区游玩。尽管自己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他还是经常与工人们交流,并鼓励大家坚持奋战。
唐毓健说,目前,新桥下部结构施工已基本完成,右侧(从象山区至七星区方向)箱梁施工已完成90%,预计右侧两幅明年春节前可以合龙,左侧两幅明年5月底合龙。他表示,项目全体建设人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标准的施工要求,继续加紧建设步伐,安全、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工作,确保新桥如期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