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特别报道·你好,西南剧展

03版:读桂·热点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读桂·社会

08版:读桂·社会

09版:聚焦中国

10版:聚焦中国

11版:深度国际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风物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8月16日

空牛奶盒、空笔芯成网络热销商品
这些“需求”从何而来?

桂林晚报      2024年08月16日     

  网络平台上在售卖的空笔芯、空牛奶盒。(网页截图)
  空牛奶盒,28元100个包邮;空笔芯,100根21.14元……最近一段时间,在电商平台,这类商品正在流通着。记者调查发现,原来是家长为了完成学生的环保作业和“量化考核”,纷纷在电商平台上大量购买空牛奶盒和空笔芯。这类“奇怪”交易背后产生的问题也让人深思。

■现象
空奶盒、空笔芯网上热销 家长学生是主要客户

  2024年7月,一位来自上海的家长正在为攒空牛奶盒做准备。她的孩子9月即将升入小学。学校开家长会通知,出于环保目的,呼吁家长带孩子收集空牛奶盒,洗干净后,按月交到学校,不要求数量,自愿参与。
  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但这位妈妈还是很难放宽心。接到通知后,她开始让孩子天天喝。但鲜奶多为大盒包装,一周左右才能喝完。喝牛奶、攒牛奶盒,在这个小家庭里,成了一项“全家上阵”的任务。努力喝了一个月,她发现只能存下20个,于是,她决定上网买现成的空牛奶盒。
  家长何冰已有三年上交空牛奶盒的经历。孩子所在的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月至少要交30个。她的两个孩子都要交,所以每个月至少要准备60个。直到她发现网上有人售卖,才终于从这个任务中脱身。何冰说,以前,一个空牛奶盒要0.5-0.6元,现在卖的人多了,价格才逐渐降了下来。
  记者在一家专门售卖空牛奶盒的网络店铺中看到,清洗干净的牛奶盒,100个起卖,售价为45.9元。在这些空奶盒的商品描述里,大多都会强调,“环保作业”“处理完洗净晾干打包好”“家长减负担”。
  不只是空牛奶盒,空笔芯的交易也十分热闹。在一些商品链接的评价里,有人解释,买空笔芯是因为“学校老师收,一星期三根”;还有人说,不交是要付出代价的,可能会被“罚钱”,再买新笔芯上交,奖励那些空笔芯多的同学。
  事实上,上交空笔芯的行动在一些地方由来已久。杜彦彬今年大学毕业,他告诉记者,2018年,他在山西临汾一所中学读初三时,就开始交笔芯。他记得,班主任会在言语上给大家压力:“你们成绩好的一天交一支交不出来吗?一般的学生三天一支也交不出来吗?”
  为了快点用完笔芯凑数,没事的时候,杜彦彬就拿一支笔在草稿本上乱涂乱画。他说,有的同学会去厕所把笔芯里的油墨吹掉。有段时间,为了交空笔芯,他还会买AD钙奶。AD钙奶配的吸管比较硬,他可以把笔芯头接上去,当作一根空笔芯上交。“老师也不在乎你笔芯的真假,只要够根数就行。”后来,他无意中上网搜索,发现有人售卖空笔芯,就花钱买了几百根,卡着三天一根的频率上交,一直用到毕业。
  同样来自山西的一名高中生说,高三期间,他们也曾短暂实施了几个月交空笔芯的活动。班级之间PK,以此来衡量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上交笔芯越多,证明这个班的学生越努力。这名高中生说,为证明自己用功,他不再买质量好的笔芯,专门买便宜、质量差的,写起来虽然手感不好,但用得快。

■需求从何而来
●收集空牛奶盒原是为培养环保意识

  杭州市钱塘区一所小学,2023年4月发布的一个牛奶纸盒回收与利用方案的细则,大概可以呈现出收集空牛奶盒活动的背景。这是当地教育局联合多个部门对全市少先队员组织的环保活动。方案提到,人们日常喝的牛奶、饮料的包装纸盒,都是可回收的,有价值的资源。以利乐包(注:是一种由纸、聚乙烯塑料和铝箔复合而成的包装)饮料纸盒为例,每一吨可回收约600公斤纸浆、200公斤铝塑原料,通过再生加工利用,能制成再生纸、文具、课桌椅等等,回收1000个这样的纸盒等于保护了一棵大树。
  而在更广泛的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纸盒都是被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它们会被直接运到垃圾场填埋或者焚烧。完全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焚烧更是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鉴于此,当地的教育部门试图从小学生开始,倡导“低碳”理念,引导树立节约意识。
  一位家长介绍,去年4月开始,孩子的班主任发了上述牛奶空纸盒回收的方案,除了教孩子如何清洗、打包外,还提到,主动收集上交的孩子可以参与评奖,获得积分,攒多了还有机会去再生资源工厂参观。这位家长最后求助开小吃店的朋友,才让孩子也如愿去工厂参观了。
  同样生活在杭州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所在学校也没有强制要求,但不交“孩子不乐意”。班里每个月会评一次先进,交得多的同学可以评先进,获得老师认同,不交就没有机会评选了。
 

家长观点
学校的初衷是好的
但在执行过程中变味了

  对于交空牛奶盒的价值,上述的一位杭州家长还是持肯定态度。她说,孩子在家喝完牛奶后,会自己剪开,洗净,叠好上交,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有提升。但空牛奶盒究竟怎样被再利用,她并不知道。
  “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就变味儿了。”何冰说,有的老师向上面交作业的时候,为了数据好看些,就开始和很多奖励挂钩,上交空牛奶盒的多少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附加回报,甚至“学期末评三好学生更有优势”。
  何冰说,她的客户中,还有少数是家委会商量过后,为了省事,统一采买的,一次能买五千甚至上万个,学校要求交作业的时候,班级再统一上交。任务完成了,但环保活动的意义也完全被消解了。

●空笔芯变成学生努力的证明
  上交空牛奶盒的活动大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对空笔芯的要求面向的则是初高中生,不只是杜彦彬生活的山西,在广东、河北、湖南等地的一些学校都有这样的方式。
  温倩正在广东一所私立中学读高二。她所在的学校,收空笔芯有正式的名称,叫“笔芯行动”,匹配着另一项所谓“笔不离手”的计划,构成了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手段之一。
  温倩告诉记者,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星期最少交一支空笔芯,不交会扣量化分。按照学校规定,学生个人的量化在100分的基础上增减,量化高可以评三好学生,量化低于80分,会被留校察看,直至开除。这个计划主要集中在高一阶段,老师会不定期在监控室抽查,是不是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笔,如果抽查时,有人手里没有笔,就要扣班级的量化分。
  温倩说,每个班都有专门的笔芯箱,还有专门的学生负责记录。箱子两侧是透明的,一直处于上锁状态,每星期六开启一次,结算笔芯数量,上交给学校。
  等到每年招生宣讲的时候,它们会被重新拿出来放回到各个班的盒子里,作为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学生努力的证明,展示给家长看。温倩的爸妈觉得这个行动很好——“笔芯用得越多,说明作业越多;作业越多,你的成绩就越好”。
  李晓娜就读于河北一所“超级中学”。高三时,班主任开始收空笔芯,一周交四五根。李晓娜是笔芯“困难户”,她喜欢用铅笔写数学和理科的试题,或者用那种粗管的笔芯,很耐写,一周可能就用一根半。在这套模式下,她那一点个人喜好显得不合时宜。空笔芯不够的时候,她就捡别人用过的,凑数上交。好在这个活动实行了一两个月之后就取消了。

学生感受
很难泾渭分明地去评判
收集空笔芯行动的好坏

  李晓娜说,很难泾渭分明地去评判收集空笔芯行动的好坏,这个行动背后,是运转了多年的学习模式,很多人是这个模式的受益者,她也是其中之一。2019年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上了本科。
  杜彦彬说,他是初三转到的这所私立学校的,最开始听到要收空笔芯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荒谬,但时间一长,“也就麻木了”,完全适应了这套模式,并想尽办法完成,乱写乱画,甚至上网买。他也理解班主任面临的压力,这些笔芯被交到教务处后,各个班级之间也会有比较。老师和他们一样,被这套标准约束着。(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综合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