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
就得“进村入厂出海”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26日
□江涵
2024年,广西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86.85亿标准量,同比增长42.89%,增速全国第一,全区快递揽收和投递总量突破60亿件大关。全国第一的增速从何而来?近日,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从广西快递的进村、入厂、出海中找到答案。
令人惊叹的“广西快递物流跑出加速度”背后,是改善消费条件和快递物流发展的双向奔赴。
南来北往,只有货畅其流,才有百业兴旺。广西快递“进村入厂出海”能够跑出加速度,离不开持续改善消费条件,通过不断提高消费供给服务质量,进而激发更多市场购买力。例如近年来,广西快递企业面对多元化的物流市场需求,探索推出“快递进厂”服务,订单交付时间缩短50%,有效带动广大消费者放心下单。
全力提振消费,靠的是广大企业和群众积极下单、敢于消费。广西快递物流的“进村入厂出海”,生动诠释了消费场景如何与需俱进、升级提效。在国家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大背景下,全区各地进一步改善消费条件和消费环境,离不开眼睛向下、找好切口、精准发力,在“进村入厂出海”上加压发力。
“进村入厂出海”,提倡的是找准“小切口”,服务好农村居民“大消费”。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954元,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1298元,同比名义增长6.96%。可见,农村消费市场有容量、有增量,关键在于打通。正如广西一些地方在发展快递物流中采用“客货邮”融合模式,让公交车“兼职”送快递,既加速快递进村,也加快农产品出村,有效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进村入厂出海”,瞄准的是广西面向东盟的市场优势。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东盟是广西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占据广西外贸的半壁江山。广西快递物流能够实现“全国第一的增速”,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服务好面向东盟的国际寄递业务需求。快递想要远行海外、打开国外市场实属不易,但只要堵点卡点问题解决得好,就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一些快递企业通过在广西建设集散仓、边境仓、跨境结算中心等跨境枢纽设施,最终助力快递包裹快速跨境出海,走到消费者的手上。
改善消费条件,增强消费意愿。从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到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从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到推进“千集万店”改造提升,提振消费的工作需要落之于细、成之于实。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