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资讯

05版:时事

06版:桂林故事

07版:悦读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3年07月10日

民族宗教工作知识栏

桂林日报      2023年07月10日     
  5.如何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在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
  6.如何支持引导宗教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全面从严治教,带头守法遵规、提升宗教修为。要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完善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监督制度。要全面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宗教活动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开展,不得损害公民身体健康,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干涉教育、司法、行政职能和社会生活。
  7.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是什么?
  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和行为,以及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的行政管理。
  8.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答: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允许范围内,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等按照宗教教义、教规及传统开展的宗教活动。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在宪法、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各宗教的教义、教规和传统习惯,在宗教活动场所集体进行的活动,以及信教群众在自己家里,只有信仰本宗教的直系亲属参加的拜佛、诵经、礼拜、祈祷、封斋等活动,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信教公民举行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当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由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信教群众自己来办理。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