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资讯

05版:时事

06版:桂林故事

07版:悦读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3年07月10日

精雕细琢,绘就基层善治“工笔画”

桂林日报      2023年07月10日     
  (上接第一版)
  健全机制 基层治理更精细
  “陈奶奶,面煮好了,您慢慢吃,还有什么需要您喊我一声就行!”年逾八旬的陈奶奶是位“空巢老人”。叠彩区清风社区工作人员小唐和楼栋志愿者轮流帮她购买食材、煮饭等,让老人家安心生活。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周卉说,桂林不断完善治理机制,通过“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增加治理温度。
  临桂区增强治安防控合力,将155名禁毒社工、276名扫黑除恶信息员、3324名村民小组长等资源力量融入村(社区)网格。
  秀峰区公安机关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完善全域巡逻机制,推动“警社联动、资源汇聚、系统治理、协同配合”。
  灌阳县试点推行“警司合署”基层治理机制,整合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力量,统一办公场所、统一工作职责、统一管理制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恭城瑶族自治县将“警务+服务”关口前移到全县117个行政村。2022年以来,恭城公安干警入户走访13000多户,消除安全隐患600余处,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
  资源县活用综治视联“一张网”,实现综合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各项工作的可视化沟通、协调、调度和指挥。目前,资源县县级、7个乡(镇)和75个村(社区)的综治中心视联网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2022年以来,我们推动基层警力向村一级覆盖,组建3支治安问题整治服务工作队,长期驻扎乡镇,配合派出所开展打击、治理、服务、宣传等工作,全县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6.67%,环比下降68.18%。”平乐县公安局局长陈泠志告诉记者,全县10个乡镇、147个行政村建有780支巡防队,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防和普法宣传等,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桂林整合调动力量资源,聚力共治、精耕细作,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底座”。目前,桂林每个行政村(社区)均有10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培养了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队伍。
  据悉,桂林各县(市、区)还结合实际,整合人民调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等社会力量,打造“红色调解工作室”“兰姐调解工作室”和“勇哥调解工作室”等,把群众矛盾巧妙地化解在基层。2022年,桂林市各司法所和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矛盾纠纷1.5万余件,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高位。

  科技赋能 便民服务智慧化
  安装智能门锁、搭建智慧云监管平台……如今,越来越多的“智慧安防小区”在桂林各城区建成,在加强小区管理、保障公租房依法合规使用的同时,更好地保障住户安全。
  “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和便民服务智慧化。”桂林市公安局负责人说,近年来桂林市不断探索创新,从“治理”到“智理”,努力让老百姓的安全得到最贴心的守护。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一块“智慧大屏”吸引了众人注意。记者看到,借助智慧大屏,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辖区内各村口、主要路口等公共区域的画面,及时掌握各村治安情况。
  “数字乡村智慧大屏就好比‘千里眼’和‘顺风耳’,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对各村治安状况一目了然。”龙虎乡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智慧大屏为当地社会基层治理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预防偷盗、抢劫、聚众闹事、打架斗殴等行为发生。
  桂林坚持“规范化建设、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实体化运行”,实施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工程,筑实市域、基层、网格三道防线,构建基层善治体系。围绕“打、防、管、控、治”,桂林持续激活“智治”动力,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雁山、秀峰、象山、临桂等多个城区聚焦科技赋能,增强基层治理“驱动力”;资源、灌阳、全州、灵川、永福等县也不断强化数字化管理,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不仅如此,桂林市政法机关还协调相关部门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和完善各类台账资料,并依托综治指挥中心平台,将市级视联网监控平台和县区级二级平台进行整合联网,实现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此外,还以治安复杂区和入城口为点,以学校、幼儿园、医院、车站、大型商场等为面,划分巡控网格,开展全时空、全覆盖巡控,增密巡逻频次,提高见警率。
  伴随平安建设的奋进足音,桂林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优化,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环境向新、生活向美,一幅山与水、城与人和谐相融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