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永流传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07日 来源:桂林晚报
■聂顺荣
在华夏大地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长河中,腊八节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闪耀着岁月的光芒。而那些传唱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歌谣,恰似灵动的溪流,带着浓浓的烟火气,将腊八节的风情万种娓娓道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如同开启腊八节欢乐序幕的钥匙。每至腊月初八,孩子们便在大人们的哼唱声中,盼望着新年的脚步一天天临近。简单的词句,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家人围坐在暖烘烘的炉火旁,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孩子眼中满是对未来节日的憧憬,大人们则带着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来年的期许,笑意盈盈。这歌谣里,藏着腊八节作为年关前奏的独特韵味,它是旧岁与新春的桥梁,承载着团圆、希望与传承。
再听“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欢快的节奏仿佛带着我们走进了一场漫长的节日狂欢。腊八粥,作为腊八节的主角,在歌谣里被赋予了持久的魅力。从腊八开始,这一碗汇聚了红豆、绿豆、红枣、薏仁等食材的热粥,便开启了人们舌尖上的旅程。每一口香甜软糯,都饱含着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滋味。人们喝着腊八粥,数着日子盼过年,在这一粥一饭间,感受着传统习俗带来的踏实与满足。而“哩哩啦啦”的韵律,恰似时间缓缓流淌的脚步声,不急不躁,引领着人们一步步迈向新春的热闹喧嚣。
在一些地区,还有着“腊八蒜,醋里腌,除夕吃饺味道鲜”的歌谣。腊八蒜,那翠绿如翡翠的蒜瓣,像是腊八节馈赠给除夕的神秘礼物。歌谣唱出了它的制作过程,腊八时节,家家户户将蒜瓣洗净,放入香醋,封好罐子,置于角落。此后的日子里,蒜瓣在醋的滋养下悄然蜕变,等待着除夕夜与饺子的完美相遇。这小小的腊八蒜,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味觉享受,更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精心雕琢,对美好节日的用心筹备。
歌谣里的腊八节,还承载着劳动人民对自然与生活的敬畏。“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短短两句,描绘出寒冬腊月的凛冽景象。在这冰天雪地之中,人们依然满怀热情地筹备腊八节,熬粥、腌蒜、祭祀,用勤劳的双手和炽热的心,抵御寒冷,迎接希望。他们顺应节气,遵循传统,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温暖与欢乐,让腊八节成为冬日里最亮的一抹色彩。
这些流传千古的歌谣,是腊八节活的灵魂。它们穿越时空,代代相传,将腊八节的习俗、情感与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如今,当我们再次唱起这些歌谣,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远古的温度,激励着我们守护传统,让腊八节的芬芳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四溢,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