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01版:头版

02版:特别报道

03版:特别报道

04版:心之所向 美在广西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八桂热点

08版:国内关注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5年03月18日

兴安镇玻璃镜画:

旧时宫廷“琉璃画”
转型文创再出发

桂林晚报      2025年03月18日     

  玻璃镜画诞生于数百年前的欧洲,是一种在玻璃背面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作品,它又叫镜子画、玻璃画,在旧时还被称为“琉璃画”,在权贵阶层中风靡一时。清代宫廷的室内装饰中就有不少“琉璃画”的身影。桂林市兴安县有一支制作玻璃镜画的乡村匠人队伍,他们制作的“玻璃画”在本世纪初几乎是当地家家户户的“必备”。但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玻璃镜画与现代审美产生隔阂,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为了不让这门艺术消失,这些民间师傅正在努力创新,转型文创让传统技艺再次焕发光彩。
■老手艺简介
  清乾隆时期,玻璃镜画随着成熟的玻璃制作技艺传入中国,其绘画技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清史稿·艺术传》中就有19道与之相关的旨意记载。随着清朝衰落,玻璃镜画逐渐从宫廷传入民间,而玻璃镜画技法也在“湘桂走廊”要冲的兴安县落户,并在长时间的积累中演变出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乡野寻艺:用手指在玻璃上晕染作画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兴安县兴安镇灵湘路旁的一处巷子,见到了从事兴安玻璃镜画制作的杨蕾。在她的工作室前部,墙壁、书架和柜台上都层层叠叠地挂放着许多玻璃镜画作品。穿过一个狭窄的走廊,就是她和学徒们一起进行绘画创作的地方。
  “其实,玻璃镜画是一门反笔的民俗工艺,与纸上作画的程序相反,这就是玻璃画的镜面特性。”见到记者,杨蕾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做起了讲解。玻璃镜画是在玻璃上进行创作,为了展现出画作主体的远近关系,杨蕾需要先对绘画内容进行分类。“从赏画人的角度来看,在玻璃上作画时,我们需要先画离得近的,后画离得远的,这跟在纸上作画正好相反。”
  杨蕾正在绘制的是一幅小型的牡丹图。她先用画笔蘸取颜料,在玻璃的背面画出近处的花瓣,然后用手指将颜色晕染涂抹均匀。“跟纸张画布都不一样,玻璃表面很光滑,所以在调配颜色的时候就要格外注意浓度,并且涂在玻璃上的颜料也得足量,不然最终呈现出的画面就是半透明的虚影。”
  杨蕾说,玻璃镜画在颜色的层叠上非常讲究,用上了版画、水彩画和油画的不少技巧,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作方式。因为玻璃不吸水的特性,在绘画的时候她移笔格外小心,避免不同颜料互相浸染,并且要等之前的颜料完全干透后才进行下一步。为了加快作画效率,杨蕾每次都是“左右开弓”,刚画完牡丹的几处花瓣,等待其晾干时“另起炉灶”,开始绘制喜鹊图的羽毛。
  杨蕾给记者展示了几幅已经完成的玻璃镜画作品,有用相框装裱的桌面摆件,有挂在墙上的装饰画,最大的是约2米高的屏风。观赏这些画中,近处的花瓣、羽毛都下笔浓重,远处的山峦、天空则只是淡色晕染开来,整体看上去既有中国传统水墨的淡雅韵味,也有西方油画的浓墨重彩风格。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