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巢绘春
桂林晚报
2025年02月28日
■杨兆宏
老家的屋檐下,筑了几个燕巢。
冬去春来,庭院里热闹起来。碧桃绽粉,兰花吐蕊,柳丝轻拂,山茶含羞,一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此时,北归的燕子返回家园。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真美丽……”小时候,每当春天燕子返回家园,在家门口欢呼雀跃时,我们便拍着小手唱起这首儿歌。
我们这里有燕子飞旺家的说法。在百鸟中最与人亲近又讨人喜爱的当数燕子。它叫声清脆、激越,飞影倩丽、多姿,就是燕巣也精工细作,非同一般。光是这些已足够引起人们的偏爱了,何况它还象征着吉祥和兴旺呢!
燕子有固定的巢,通常筑在向阳家宅的屋檐下。春天里燕子衔来黄豆大小的泥团,一层层地垒放在屋檐的某一个拐角的墙面上,每层都向外向上延伸一些,慢慢空间就大了起来。每粒小泥团大小均匀,交错码放,泥团结合得细密结实。燕巢自下而上,由小到大,接近顶部,会留一个豁口,在这个豁口处又用泥块继续往旁边延伸,搭建出一个平台,好似阳台,又如家里进门的玄关。建好的燕巢像切开的半个榴莲悬在屋檐一角。最神奇的是,燕子筑巢会因地制宜,根据屋角环境的不同筑成不同的形状。
燕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候鸟,颇有人情味。只要你善待它,不毁坏它的家,它就会年复一年地和你比邻而居。秋去,春来;父去,子来。伴着春天的到来,一只只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先在家门口来回雀跃,仿佛在告诉主人:我们回来了!去年冬天过得可好?礼仪完毕,方才清理过去已筑好的巢,安顿下来。在相互比邻中,人鸟沟通,相互为乐。
小时候,母亲说燕子恋家,今年走了,明年还会回来。当时心里不相信,心想它飞那么远怎么能找到家呢?为了证实母亲的话,便照着母亲教的办法在燕子腿上小心地系上细布条,然后放飞。一共系了两只。第二年,果然又回来了,可惜只有一只带布条的,想来另一只可能遭到意外了吧。为此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仿佛失落了什么。
现在,由于环境的变化,燕子的生存也受到了影响。许多人家的屋檐下已是燕去巢空,不见倩影。人们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之外,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那是因为我们虽然依然生活在自然界中,但是已经逐渐疏远了自然,疏远了与之相依的另一个生命群落。我想,我们在追求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应该保留一份对自然的崇尚,对其他生命的爱护和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