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父亲
桂林晚报
2024年09月27日
■王文咏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我的天、我的地,在人生的路上,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有一双有力的臂膀支撑着我。
父亲是个建筑工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就学了门瓦工的手艺,维持家庭的生活。在同龄人当中,父亲虽然没有高官厚爵,没有富贵显荣,但他却是我们家的骄傲。
有一段时间父亲茶饭不思,精神萎靡,看着他日渐消瘦,我和母亲都建议他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身体。父亲拍着胸脯说,没事儿,我的身体硬朗着呢,可能是最近做事累了点,多休息休息就好了。可我心里始终有着担心和牵挂,特意买了一些吃的给他增加营养。
有一次,村里组织中老年人进行体检,父亲被查出肠胃有点问题,医生建议他做进一步检查。随后我带他去了市区的人民医院,做了无痛肠胃镜检查。医生把我叫到一边,跟我说,你父亲可能要准备住院,你们家属要有个心理准备,病情暂时先不要告诉患者。我拿到检查报告单才知道父亲胃部出现了肿瘤。我顿时惊愕了,父亲平时很少生病,怎么会突然生这种病呢?
我办完住院手续,看着父亲那瘦弱的身躯和深陷的双眼,我的喉咙哽咽着,眼眶也湿润了起来。父亲说,我又没啥病,让我住在医院里干嘛?这一天下来检查费、住院费之类要不少钱呢,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挣的辛苦钱,不容易。父亲执意要回家去。在医生的一番劝解下,父亲才慢慢平静下来。
父亲做完胃部切除手术,我悉心照料着他,就像他对待小时候的我一样。小心翼翼地帮他翻身,耐心地搀扶他上下床,陪他聊聊天,给他讲一些近期社会上发生的有趣的、新鲜的事情,合理安排、调配他的饮食。
手术后,父亲的精神状态与以前大相径庭,身体虚弱、憔悴。我仔细端详着父亲,感到他已经老了,面颊长出了皱纹,两鬓生出了白发,思维不及从前,反应慢慢迟钝,老到需要我去照顾、去关爱。在孩提时代,父母无条件地接纳我们;在他们老去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义无反顾地去关心他们、回馈他们。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回到父亲还健康的时候,我一定全力以赴报答他的养育之恩,让他幸福快乐地享受美好生活。
忙忙碌碌的生活,“团圆”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变得越来越奢侈,但我们一定要抽出时间给父母打个电话,嘘寒问暖,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陪伴是最好的孝道,是最长情的告白。人生很短暂,朝如青丝暮成雪,我们感恩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尊重他们为自己操劳半生,岁月的车轮辗过的痕迹,永远记载着我们走过的漫长而艰辛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