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日记:老年人心衰的日常护理与管理
桂林晚报
2024年08月29日
伍丽秋 (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氧气和营养不足的疾病。心衰的主要表现包括肺淤血和腔静脉淤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一、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
1.日常检查:除了检查腿部或其他部位是否有水肿,还应密切监测体重变化。体重的快速增加可能是液体潴留的标志,提示心脏负担加重。定期检查血压和心率,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2.症状监测:注意气短、夜间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这些可能是心衰加重的信号。警惕其他症状,如疲劳、胸痛、心悸、食欲减退、下肢水肿等,这些都可能是心衰进展的迹象。
3.饮食调整:采用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减少心脏负担。限制水分摄入,避免咖啡、酒精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果蔬、低脂乳制品、鱼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摄入量,保持饮食均衡。
二、日常护理要点
1.合理膳食:保持均衡饮食,确保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心脏健康。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及含盐的调味品,减少体内水钠潴留。
2.适度锻炼: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或太极,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调整,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三、心衰患者自我管理要点
1.自我监测:
记录血压、心率:在晨起后和夜间睡觉前测量血压和心率,并记录。心衰患者应将静息心率控制在55-65次/分,以减少心脏负担。
记录出入量和体重:保持出入量平衡,每天称体重,并与前一天和前一周的体重情况进行对比。若3天内体重增加2kg以上,应尽快就诊,因为这可能是液体潴留的迹象。
2.遵医嘱服药:
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需长期坚持服用,即使症状有所改善,也不应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使用药盒、手机提醒或日历等工具来帮助记忆服药时间,确保按时服药。
3.饮食与营养:
限制水分摄入:使用有刻度的水杯和量杯,控制每日水分摄入量在1.5~2L之间,以减轻心脏负担。
维持低盐饮食: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如调味品、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等,以控制血压和减少水肿。
保持均衡营养:饮食应以水果、蔬菜、种子、坚果、豆类、全麦谷类为主,适当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和低脂乳制品,减少饱和脂肪高的红肉摄入。
4.体重管理:
监测体重变化:每天称体重,并记录下来,作为判断心衰病情变化的指标。体重突然增加可能是液体潴留的信号。
5.运动康复:
适度休息与活动:重度慢性心衰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适宜的体育锻炼:根据个人心功能状况,选择散步、骑车、爬楼梯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运动时要注意心率变化,避免剧烈运动。
四、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日常养护
1.避免感染:
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老年心衰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因为感染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衰症状。建议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或流感患者,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以降低感染风险。
2.遵循医嘱坚持用药:
按时服用药物:老年心衰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利尿剂、强心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控制心衰症状。
注意药物疗效和副作用: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3.运动锻炼:
制定运动计划:根据心功能分级,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即使是老年患者,适量的运动也能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选择合适的运动:老年心衰患者可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减少心衰发作。
监测运动反应:运动时要注意自己的心率、呼吸和疲劳程度,避免过度劳累。如在运动中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
五、结语
老年人心衰的日常护理与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严格的药物管理和定期的监测,可以有效控制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