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所职业院校相继“搬”进桂林经开区
职业院校缘何落户产业园区?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10日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电工电子实训室内,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同学们在进行电工技术实操。

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一位同学学习使用车床。
日前,桂林山水职业学院苏桥校区项目在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该校区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桂林山水职业学院已不是第一所在经开区“安家”的职业院校,在此之前,已有一所职业院校在园区内办学。为何职业院校相继落户经开区?这将会给学校、学生及经开区带来哪些改变?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又一所职业院校落户经开区
今年3月,桂林山水职业学院苏桥校区开工建设。该校区位于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木兰街道,项目占地356亩,分三期建设,预计3年内全部建成。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理事长郭钊介绍,该校于2003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目前设有计算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旅游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教学单位,共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艺术设计、旅游管理等23个专业。
郭钊告诉记者,苏桥校区将建设学术交流中心、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实训教学楼、图书馆以及配套设施等,一期建筑面积约为3万余平方米。一期建设完成后,计划于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届时2024级新生将到新校区就读。“之后的新生都会在苏桥校区就读,现有校区将作为国际学院使用,等到苏桥校区全部建设完成后,到2027年新校区在校学生预计可达1万人。”
郭钊表示,目前桂林职业院校在经开区内办学的情况还不多见,据他了解,现阶段只有2所职业院校建在经开区内。记者从桂林经开区管委会了解到,去年,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已在经开区“安家落户”。
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是一所以培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于2023年4月获批成立,首批设置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等6个专业。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秋季学期,学校已获批新增招生专业7个,后续也会根据本地市场需要再拓展专业数量,2025年计划在校生可达到1万人以上。
园区规划的既有“设计”
职业院校相继落户经开区,并非校方或园区临时做的决定。记者从桂林经开区管委会了解到,早在园区规划建设之初,就已经有了引进职业院校的考量。
“经开区在建设之初就有了这方面的规划,明确要打造产教城融合的园区。”桂林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职业教育”是园区的一大发展重点,“十四五”期间,经开区要规划建设桂林职教产业园,加快建成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体系;支持域内外各龙头企业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实训基地共建等模式,与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合作参与培养高技术专业人才、高水平创意设计人才,积极推进与桂林山水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联合组织共建产业学院,打造桂林产教集群示范区。
该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桂林经开区已将教育产业园列为重点建设的特色产业集聚平台,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加快引进一批大专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校及分校入驻。同时,也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教园合作建设技师学院,探索“技术高管”“产业教授”等,联合培养复合型产业人才,并重点培养和吸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态食品、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发展人才。“我们也在不断加快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教育发展体系,培养为桂林经开区产业升级服务的高素质人才,为桂林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实际上,引入职业院校,对于企业入驻园区也有较大吸引力。该负责人介绍,桂林是全国地级城市中各类学校及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拥有10多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另有20多所中等专业技工学校,在校大中专学生超过20万人,无论是院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都很可观。“桂林教育资源丰富也是吸引企业入驻园区的一大因素,比亚迪、深科技、领益智造等多家园区内企业也都很看重这一点,特别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多,用工量大的企业,如果本地就有相关的院校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对于企业招工肯定也方便得多。”
下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