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民生

04版:读桂·社会

05版:专版

06版:读桂·视觉

07版:读桂·视觉

0809版:读桂·社会

10版:聚焦中国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11月20日

加速变革 让如厕更“讲究”

桂林晚报      2023年11月20日     
  今年11月19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厕所日,主题为“加速变革”。厕所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卫生设施,关系每个人的生活,也折射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近年来,从乡村到城镇,各地不断推广普及卫生厕所,让群众如厕更“讲究”。

  把上厕所这件事
  作为民生大事对待

  上厕所曾经在部分农村一度是件“将就事”。近年来,“厕所革命”逐步照亮各个“小角落”,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超过73%,近5年来累计改造农村户厕5000多万户,带来亿万人身边的变化。
  人居环境改善是最直观的变化。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村民杨贵说,厕改是村庄环境变样的“大功臣”,以前上厕所冬天冻得慌、夏天粪污招苍蝇。
  这几年,吉林省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以水优先”的原则,持续推动“厕所革命”。杨贵领记者走进他家厕所,只见地面墙面都贴着瓷砖,房屋棚顶装有浴霸,洗手池、便器干净整洁。
  厕所改造,提升了人们生活品质,带来了卫生观念的改变。
  “以前老旱厕只要能用就行,如今上厕所也要讲品质。”江西省安义县鼎湖镇榨下村村民王仪象说,这几年村里进行厕所改造,提供了五种改厕模式,他选择了占地面积最小的模式,主动拆除了自建的老旱厕。“孩子也养成了便后洗手等卫生习惯,以前旱厕可没有洗手的地方。”据了解,目前安义县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超过88%。
  不仅农村厕所大变样,城市公厕也换新颜。在上海市杨浦区天桥公厕,记者注意到第三卫生间内高低位洗手盆、托婴板、落地式小便池、成人可折叠座椅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厕内还配置了轮椅、拐杖等工具。
  公厕越来越“贴心”,上海计划今年完成2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改造完成不少于16座样板公厕。落实无障碍坡道、扶手、挂钩等配置的同时,提升厕内照明、通风、防滑、缓坡等设计。不仅在厕内布局和服务功能上独具匠心,更是能在细节中处处体现出对“一老一小”的社会关怀。

  厕所管得好才能用得好
  为让群众如厕更“讲究”,各地把厕所问题作为推进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优服务、建中心、智能化等手段做好管护运维。
  ——管护服务线上随叫随到。“如今人坐家中,服务就会送上门。”江西省安义县黄洲镇黄洲村村民黄礼彬说,当地建立了管护平台,他发现自家化粪池表面盖板损坏,通过手机线上反映问题后,很快就有专人对接,一小时左右就把问题解决了。
  ——处理中心资源化高值转化。吉林省磐石市把畜禽粪便无害处理站和厕所粪污处理站合并,在宝山乡北锅盔村建立厕所粪污资源化高值转化中心,年可消纳粪污6000余吨,形成了集供水、污水处理、粪污处理、有机肥利用的磐石“厕改”闭环管理模式。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吉林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站长任启彪介绍,以北锅盔村为例,经处理后,臭气可减少90%,无渗滤液排放,而且能全天候生产,运营费用低,非常适合农村开展农业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同时,中心每年可生产有机肥料600吨,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智慧公厕提升服务能级。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当地试点推进智慧公厕建设,通过在公厕内加装环境监测、环境调控、安全防范、能耗监测、节能环保、信息交互、集成控制等设备和系统,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用厕体验,提升综合管理能级。

  群众“方便事”还能更方便吗?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如何让群众“方便事”变得更方便?
  记者从多地了解到,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水厕的大范围推广还存在多重挑战。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冬季漫长,水厕推广还存在供水、排污、防冻三道关,因而近年来各地主要改旱厕。一些受访技术人员建议,未来优先在已经建完主管网和污水处理站、有意愿进行室内水冲厕所改造的村屯开展水厕建设。
  采访中,有市民反映24小时开放的公厕数量偏少。尤其是对于大型商圈、商业街、夜班通宵车始末站周边公厕、在居民社区中发挥居家厕所功能的公厕、市民使用需求特别强烈的公厕,不少市民呼吁24小时开放或延长开放。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