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逐梦新时代 青春更精彩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图

06版:专版

07版:读桂·热点

08版:国内关注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11月10日

直播间购物套路满满

“电商捧哏”是否合法合规?

桂林晚报      2023年11月10日     

  ↑从业人员发布在某平台上的“逼单”话术指导。(网友截图)
  “双11”购物节将至,各大平台网络直播购物的竞争方式五花八门。除了邀请明星助阵、“低价抢客”之外,短视频平台还出现一种“电商捧哏”的角色。他们是电商直播间里带动用户激情下单的“气氛组”,营造出直播间“人流涌动”的氛围,并搭帮吆喝卖货。
  有人认为,这是行业细分更加专业化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套路满满的设计。“电商捧哏”等直播现象是否合法合规?

  “电商捧哏”引发热议
  近日,在电商直播间里带动用户下单的带货控场“气氛组”登上热搜,被网友称为“电商捧哏”。一时间,这个主播背后的职业成为大家眼中的“新风口”。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位从事直播带货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家看到的“捧哏”有的是知名主播的助理,大部分则是电商中控人员。中控的工作涉及直播的前、中、后阶段,除了烘托气氛,还需要负责设备调试、后台操作、维护直播秩序、数据复盘等工作。
  门槛低、竞争强、工作时间长是这类岗位的特点。尤其在一些小主播的直播间,受制于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几乎不会单独设置“电商捧哏”的岗位。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工作时间很长,一天下来要说的话很多,挺辛苦的。”
  每次直播前,电商直播的中控人员会和团队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提前设想粉丝可能会提到的问题,写好互动话术,引导粉丝评论,预告直播,营造直播间热度。在直播时,还要根据直播节奏、热度,进行频繁的商品上下架、红包发放、优惠券发放、活动报名等操作。
  业内人士称,很多小店铺,比如夫妻店就是自己来做。“一般成规模的店铺,会聘请专职的中控人员,一个月工资在六七千元左右。”

  律师:
  “逼单”误导消费者构成侵权

  除了铺垫氛围、把控节奏外,很多“电商捧哏”的重要作用就是“逼单”。
  “逼单”由直播间的许多角色共同完成,比如主播会反复强调最低价、库存有限、卖完涨价等关键词,以此来制造“不买肯定后悔”的氛围,而“捧哏”通常会在这时附和主播的关键词,比如:“库存还有吗”“快没了”……在强化认知的同时,也通过对话催促用户下单。
  此外,一些“电商捧哏”在给主播搭腔的同时,还要操作多台手机,给用户制造一种很多人在抢购、“手慢无”的紧张感,有的还会在评论区疯狂刷弹幕,显示的库存量、销量等数字往往并不真实。
  对此,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满江认为,如果“电商捧哏”营造出的不真实的疯抢氛围误导了消费者,致使其做出不理性的购买选择,就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我国的消费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了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营销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不得虚构或者篡改交易、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等数据。
  刘满江认为,“电商中控”应该被纳入直播营销人员进行管理。“他们介入营销活动的行为比较多,实际直接参与直播活动,对消费者的购买影响较大,同主播一起纳入直播营销人员管理比较适宜。”
  对于如何加强监管,刘满江表示,现有法律法规和专门性规范文件已经详细指导了网站平台如何规制虚假数据、直播造假行为,但对于直播间出现的乱象及直播平台怠于规制的处罚力度很低,罚款金额和标准不明确。
  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