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鲜
桂林晚报
2023年08月08日
■马俊
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有很多习俗,比如吃西瓜“啃秋”,吃饺子、吃羊肉“贴秋膘”,还有在屋檐下悬挂农作物“晒秋”。总之,讲究仪式感的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秋天到来的喜悦。
我家的立秋仪式比较特别,就是在这一天尝鲜。其实立秋还未到庄稼收获之时,各种秋天的农作物到了“半熟”的程度,此时完全可以趁着农作物正鲜嫩来一次有意义的尝鲜仪式。
小时候,我家尝鲜仪式的主导者是父亲。他平时是个极为珍视粮食的人,每一粒粮食都不肯浪费。庄稼未成熟时就采摘品尝,是一种浪费,所以父亲会严格控制尝鲜的量。我们尝鲜,一般是点到为止,从不敢奢侈。
立秋这天,田里的玉米还是绿油油的,不过粗粗大大的玉米棒子,已经有了威风凛凛的姿态,里面的籽粒已经饱满,剥几个煮着吃,要多香甜有多香甜。父亲在田头逡巡良久,最后掰下三五只玉米棒子。大豆也是半熟,摸一下豆荚,里面的豆粒颗颗硬实。煮毛豆可是味道不错的美食,而且立秋后的毛豆特别香。父亲狠狠心,拔下几棵大豆。
这点“秋货”太少了,完全撑不起一顿“尝鲜宴”。我们便从菜园里找美味,茄子、西红柿、黄瓜早就开始吃了,不过立秋这天,这些家常蔬菜仿佛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它们都是来参与秋日庆贺的,每一样都水灵灵的,比平时更加诱人。母亲做这些菜的时候,比平时更用心。
我和哥哥仍然觉得这些美食不够多,我们俩在田野里找“野味”,野草莓和一些野菜成了我们的目标。第一缕秋风里有了丝丝凉意,我们俩在风中奔跑着。妙趣无穷的田野,总会给我们很多惊喜。现在想来,其实当时吃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关键是我们跟父母一起欢天喜地迎接秋天的到来,这种氛围让我们感到特别幸福。
所有的食材准备完毕,全都是最新鲜的。我们一家人一起准备尝鲜“宴会”,真的,我那时候觉得书上写的“宴会”就是如此。那种盛大喜庆的场面,特别提神,让我觉得一下就进入了秋天的丰饶和缤纷之中。我和哥哥洗菜、择菜,母亲主厨,父亲给她递调料,热热闹闹忙活一阵,一桌丰盛的美食就摆满了桌子,色香味俱全。
立秋就这样被我们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父亲忽然感慨道:“立秋啦,好日子就要来啦!”他连用两个语气词“啦”,表达收获之季即将来临的欣喜。母亲说:“咱们先尝到了秋味了,真好!”我听得出来,他们的语气中有憧憬、展望和期许。
我大声说:“秋天的味道是香的,甜的!”上中学的哥哥说:“秋天的味道是浓的,烈的。”父亲和母亲听了我们的话,都哈哈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