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01版:头版

02版:老师教你为升学衔接做准备(二)

03版:老师教你为升学衔接做准备(二)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八桂热点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7月11日

养心

桂林晚报      2023年07月11日     
  ■王国梁
  父亲当过教师,后来虽然辞去了教师工作回家务农,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对书籍的热爱。我印象很深的是父亲在三伏天躲在屋里看书的情景,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
  三伏天酷热难当,人仿佛是被困在蒸笼中一般,分外心浮气躁。可此时的父亲,却端坐在屋子里,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没有一丝风,屋子里更像蒸笼,人动一下就要满身汗。父亲的汗水也湿透了衣服,可他的表情完全是轻松愉悦的,仿佛觉察不到酷热带来的难以忍受的感觉。父亲捧着书,表情还会随着书中的内容而变化,时而皱眉,时而微笑。看到精彩处,父亲有时还会放下书,抬起头,似乎是在回味书中的内容。
  这样的时候,母亲总是大喝一声:“书呆子!”可父亲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埋头看书。然后,母亲开始长篇大论数落父亲:“我真纳闷了,这么热的天,你也能看得下去!热得满头大汗,扇子也不知道扇一下,真是个怪人!难道你天生不怕热?不怕热还出这么多汗?你就不知道去外面凉快凉快去?”父亲终于放下手中的书,慢条斯理地说:“你没听过一句话吗,心静自然凉。我心里凉快,再热的天也不怕。”
  我有些不懂父亲,对他说:“爸,我都快热死了。你还能在屋子里安心看书?能看得进去吗?”父亲很郑重地对我说:“人在热的时候,都容易浮躁。人浮躁了,就容易乱发脾气。我看书能看得进去,刚才看的是‘林冲雪夜上梁山’,看着看着我就进入书中的情节了。北风呼啸,大雪纷纷扬扬,只觉得寒气逼人,哪里还会觉得热呢?”原来,真正沉浸在某件事中,真的会忘了周遭的环境。只专注于一件事,心无旁骛,整个人就慢慢静了下来。父亲真的达到了“心静自然凉”的境界。
  成年以后,我明白了父亲的做法,他是在伏天养心呢。人们一般很注重伏天养生,在衣食住行上注意防暑消暑。很少有人想到,伏天养心才是最重要的。伏天让自己安静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能考验一个人是否能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心静如水。伏天养心,把心沉淀下来,任凭外界热浪滔天,酷热难当,内心一片清凉。伏天养心,心静自然凉,人便会抵达安宁之境。
  伏天炎热是自然规律,正如冬天酷寒一样,人要学会适应。适应了炎热,便会觉得没有什么是人不可忍耐的,安心即可。《黄帝内经》中说:“使志无怒,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安守一隅,自得其乐,情绪平稳,自然会身心舒畅。伏天养心,关键是能够摒弃心浮气躁,不被他人和环境影响,坚守内心的安宁和安静。
  这些年里,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非常注重伏天养心。越是酷热的天气,我越懂得给自己留一片安静的空间,看看书,喝喝茶,静以修身,沉淀自己。愿我们都能用一颗安静的心,来抵御伏天的炎热和浮躁,来抵御世事的喧嚣和扰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