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热点

03版:读桂·社会

04版:读桂·视觉

05版:读桂·视觉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八桂热点

08版:聚焦中国

09版:国内关注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6月13日

《人世间》之后,《北上》《繁花》《主角》令人期待

文学精品为何受大制作影视的青睐?

桂林晚报      2023年06月13日     

  电视剧《北上》宣传海报。
  近日,改编自著名作家徐则臣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北上》官宣开机,小说《北上》曾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是继《人世间》之后又一部即将以影视形式与观众见面的茅盾文学奖作品。
  从近两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化来看,改编节奏逐渐加快,类型丰富的文学精品越来越受大制作影视的青睐。

1 作品精神隽永
 近日,由赵冬苓编剧,姚晓峰执导,改编自作家徐则臣茅盾文学奖小说的电视剧《北上》宣布开机。
  2018年小说《北上》刚刚出版,姚晓峰就决定要将其拍摄为影视作品。
  之后四年间,电视剧《北上》多易其稿,其间经历了原著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喜悦,也面临着剧本不断调整的压力,张书维坦言,最早一版剧本是以原著中清朝的故事为主线,但主创团队经历了在大运河的实地采风,同时导演姚晓峰、编剧赵冬苓、原著徐则臣以及多位专家老师也不断坐在一起“头脑风暴”,讨论如何让这部作品既尊重原著精神内核,同时适应影视创作规律,又能够有所加分,最终电视剧《北上》将视角确定为讲述现代生活在大运河畔的一群年轻人。
  “徐则臣老师是在运河花街边每天看着运河水长大的少年,一路走到北京,他创作的很多角色都有他本人的影子。除了《北上》,还有《耶路撒冷》《北京西郊故事集》《如果大雪封门》等。他的故事核心和他的精神世界都是在运河花街边长大的那一群普通人和他们的人生……”在张书维看来,虽然电视剧《北上》是以现代故事为主线,但剧中也增加了关于清朝百年运河历史的辅线;同时,该剧依旧尊重故事核心,讲述生活在运河边的这一群人,以及这群人和他们祖辈的关系。“目前这个剧本其实是我们在无数次尝试中,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原著精神内核和徐则臣精神内核的一种改编方式。我相信等作品播出之后,看过《北上》这本小说的人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2 快节奏青春化
  《北上》曝光的概念视频中,观众置身于飞速发展的运河生活,搪瓷缸、“二八大杠”自行车、颜色鲜亮的领带等配饰带着回忆汹涌而来。
  原著《北上》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历史线书写的是1900年左右运河沿岸的晚清生活图景。从改编剧曝光的信息来看,电视剧《北上》舍弃了原著占据不小篇幅的历史线,专注于大运河申遗成功前后,沿岸人们与大运河的故事。虽然《北上》有很多老戏骨参演,群像戏丰富,但从剧版故事主线来看,这次影视改编注重青春化表达。
  目前来看,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人世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5部获奖作品中,除了著名作家徐怀中的《牵风记》,其他几部作品都已影视化。《人世间》是去年的爆款剧。描绘知识分子生活画卷的《应物兄》也已开启影视化进程,作家李洱曾表示,“期待一个非常好的编剧对这部小说进行第二次创作,既要能够看到它跟以前作品的不一样,又能够对作品进行影视化的处理。”著名作家陈彦的《主角》改编影视剧,出现在央视2023年电视剧片单中,由张艺谋执导,讲述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包括《江南三部曲》《这边风景》《生命册》《繁花》《黄雀记》,其中《这边风景》《繁花》《黄雀记》都有影视化消息,王家卫导演参与其中的《繁花》有剧版、影版,《黄雀记》同名影视作品也会集著名导演和演员。
  从上世纪80年代的《芙蓉镇》《钟鼓楼》《平凡的世界》到上世纪90年代的《长恨歌》《尘埃落定》《白鹿原》,再到《暗算》《推拿》等,每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都有被成功影视化的作品,有的作品还有第二次影视化。但从改编率上来看,最近两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化热度很高,尤其是剧版《人世间》的大获成功,让观众更加期待这些文学名著的影视化。

3 符合时代审美
  近一两年,不只是茅盾文学奖作品受影视改编青睐,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其实进入了爆发期。
  从《幸福到万家》《人生之路》《装台》《我是余欢水》《梦华录》《三体》《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沉默的真相》《平原上的摩西》《胆小鬼》《刺杀小说家》等大量严肃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可以看出,丰富的文学作品宝库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多种类型、多重风格的高品质文本来源,而且严肃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整体质量不俗,不像很多网络文学影视化经常被诟病吐槽“一流作品,三流改编”“改编即毁灭”,严肃文学改编出现彻底失败的案例鲜见。这是因为严肃文学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和思想水准,一部作品涵盖时代变迁、家庭伦理、大众生活乃至精彩的历史故事等,有深厚的艺术根基,再加上优秀的编剧妙手生花,很容易改编成功。
  但对于严肃文学的影视化再创作,也不是随便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与时俱进、符合影视创作当代价值的改编。《平凡的世界》有两版电视剧,《白鹿原》《推拿》等都有影剧版改编,编剧的改编、取舍、二次创作等,都是更加符合时代审美,增加时代感元素。再比如,《人世间》的改编,电视剧比小说更注重一波三折的戏剧矛盾,强剧情看点密集,作品的整体基调比原著更温暖、明亮,编剧也会根据观众审美趣味,改编人物故事线,让人物变得更有看点,比如对周蓉和蔡晓光爱情的改写、冯化成与周蓉的关系重塑、把骆士宾写进改革开放商业大潮中等,增加了不少看点。
  可以看出,如果编剧对当下影视剧观众的审美有非常敏锐的把握,能让观众产生更多共鸣,改编就成功了。综合《齐鲁晚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