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口“长寿粽”
不少人从老店追到新店
桂林晚报
2023年06月13日

“长寿粽”的门面。

邓泽连在给客人打包粽子。

这家店的粽子软糯鲜香,用料丰富。

新店地址。(导航软件截图)
快到端午节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在环城北一路上,有一家刚搬来不久的“老店”——“长寿粽”,这家店的粽子软糯鲜香,是很多食客的“心头好”。它从篦子园搬到如今的新门店,食客们硬是追了过来。
★推荐理由 个大料足 有家的味道
这家粽子店以前在西山早市挺有名,不仅是端午节,平时想吃粽子时我也经常去买。他家的粽子很有家的味道,包得很扎实,用料很足,我们家人都爱吃。现在新店搬到了我家附近,真是太好了,想吃的时候更方便了。
——家住新码路的钟女士
★记者探店 粽子软糯鲜香 食客络绎不绝
上周日,记者来到位于环城北一路的“长寿粽”,这家店紧挨着玉龙虞山批发城入口,临近虞山桥头。
小店招牌比较朴实,红色的底印有“长寿粽”三个大字,红黄配色十分显眼。招牌上印着“二十年老店”、“原篦子园铁路洞口”等字样,显示出这家店的“资历”。门口的桌上整齐地码放着好几摞粽子,台面上的锅里还有一批粽子正在加热,飘出阵阵香气。
临近端午,买粽子的人比平时更多一些。老板娘邓泽连正忙着给客人的粽子进行包装,方便他们寄到外地送人。她介绍,店里的粽子有4种口味,分别是板栗花生肉粽、板栗绿豆肉粽、板栗大肉粽和板栗蛋黄肉粽,每个售价从4元到6元不等。
记者采访时正值下午,虽然不是饭点,但每隔几分钟就有客人来光顾。有些是小店的老熟人,一进店就轻车熟路地点起了单,也有些客人是路过时看到这里的生意不错,便也打算买一两个尝尝鲜,请老板帮推荐口味。邓泽连说,“这4种口味都算得上是店里的招牌,每种都有蛮多人喜欢,但要说卖得最好的,还要数板栗大肉粽。”
此时来采购的顾客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就住在附近,平时挺爱吃粽子,前不久一位朋友给她推荐了这家“长寿粽”,吃过一次后她就爱上了这个口味。“马上端午节了,我打算买30个给亲戚朋友尝尝。”
记者买了一个板栗蛋黄肉粽,刚出锅的粽子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粽子里放有一整颗咸蛋黄及猪肉、芝麻、板栗、芸豆等,馅料十分丰富。蛋黄香而不咸,吃起来口感沙沙的,包裹在粽子中的肥肉入口即化,完全没有油腻的感觉。粽子的口味比较清淡,一根下肚,十分满足。
★小店故事 几经易址 追求不变
“长寿粽”是邓泽连和丈夫共同经营起来的,两人都是永福人。2005年时,他们的孩子准备上幼儿园,便决定搬来市里。
来到市区后,夫妻俩开始谋划着要做点生意养家糊口。就这样,他们在屏风开了一家粽子店,2006年,小店搬到了西山早市,一开就是十几年。就是在那儿,小店积累起了口碑,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去年,因为原本的门面被拆,“长寿粽”搬到了篦子园铁路涵洞口附近,不过由于不太满意这个门面,今年4月,邓泽连又在虞山批发城旁边租了个店面,也就是小店如今的位置。“涵洞口的店暂时也还开着,因为担心突然‘搬家’老顾客会找不到位置,所以就暂时保留了那家店。”
她告诉记者,开店之初,店里的粽子都是她亲手包的,而这门手艺也是祖传的。“以前在永福,家里的老人就是做小吃生意的,也卖粽子,我和丈夫跟着他的奶奶学会了包粽子。”随着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天粽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仅仅靠着夫妻俩已经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他们就招了几位员工帮忙。如今,店里每天能卖出七八百个粽子,临近端午时销量会更高,每天能卖三五千甚至上万个。
据她介绍,粽子的原材料包括糯米、猪肉、芝麻、绿豆、板栗等,包粽子需要用到的各种食材以及食材的处理、配比等,都由她亲自把关。“我们的粽子选用的食材都比较讲究,制作过程中不会使用任何添加剂,也不使用味精,追求的就是原汁原味和健康。”
邓泽连说,粽子包好后,如何煮也有讲究。每天晚上7点半关店后,她就要开始煮第二天卖的粽子了。“粽子要用小火慢煮七八个小时,这样才会更加软糯,所以头天晚上就要开始煮,等到第二天起床才能煮好,起锅后拉来店里,正好能在6点半开门售卖。”
尽管小店的位置变了几次,但不变的是食客们对它的喜爱。如今,这家小店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邓泽连的孩子也从两三岁的孩童成了一名大学生。“干了这么多年,也得到了蛮多人的喜欢,有些人跟我们从老店吃到了新店,我心里还是挺高兴的,精力允许的话我还想开两个分店,让更多人尝尝我们祖传的手艺。”记者唐霁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