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探“店”话非遗之十四

03版:探“店”话非遗之十四

04版:走进老旧小区看变化

05版:走进老旧小区看变化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八桂热点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5月09日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年报显示:

实体经济基本盘稳中向好

桂林晚报      2023年05月09日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实体经济“基本盘”地位不断巩固。

整体业绩平稳增长
  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领头雁”,其业绩反映出经济发展态势。“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了经济稳健发展,壮大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力量。”广西大学副校长田利辉表示。
  年报显示,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55万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4.16万亿元,同比增长2%;扣非后净利润3.95万亿元,同比增长3%。实体类上市公司展现出更为良好的高质量发展势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2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5%;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覆盖2倍利润规模,体现较强的经营造血能力。
  深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7%,近六成公司收入正增长。在全球经济和外贸增长动能下滑的情况下,实现海外业务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展现较强韧性。
  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突破1200家,总市值超12万亿元。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板块公司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1%,近六成公司收入实现正增长,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

研发带动企业发展
  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驱力。去年,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一批科技实力突出的头部公司实现市值攀升。
  目前,沪市主板千亿元以上市值公司近1年、近3年分别净增加8家、28家,百亿元以上市值公司分别净增加81家、184家。其中,以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值提升较为明显,近3年千亿元以上市值公司家数由17家提升至33家,比重提升至38%。
  沪市主板公司实体类公司合计研发投入8412亿元,同比增长18%。
  专家表示,大额研发投入为相关公司带来良好市场表现。截至去年末,研发投入金额超1亿元且研发强度超5%的高研发投入公司平均市盈率、市净率分别达46倍、3.59倍,高于其他公司36倍、3.15倍的平均估值水平,研发创新实力已成支撑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要素。

全产业链效益攀升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去年,上市公司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发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沪深主板汇集了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蓝筹企业,有力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以新型基础设施为例,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新基建,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说。
  沪市主板三大通信运营公司以5G基站为基点,辐射了从系统设备到手机芯片再到终端设备的、具备完整性和竞争力的本土移动通信产业链,合计净利润增速12%。
  科创板持续打造“小巨人”矩阵,加快培育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截至目前,共有256家科创板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35家科创板公司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5家科创板公司的产品获评“单项冠军产品”,合计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55%。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