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入选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的启示
借势“农业+旅游”
桂林还有哪些文章可做?
桂林晚报
2023年01月06日
2022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灵川县榜上有名,成为桂林首个获此殊荣的县。
灵川上榜的背后,不仅仅因为近年来以享受户外风光、采摘露营、休闲放松为核心的“微度假”深受市民青睐,更是我市借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东风”,大力推进实施“旅游+农业”战略,丰富和提升休闲农业品质,引导和推动我市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结果。
一年四季有不同玩法
2023年元旦节,家住七星区施家园路的小陈和丈夫带着女儿、父母来到灵川大圩,在古镇里走走逛逛、在附近的农家乐吃土鸡,在草莓基地采摘新鲜草莓。
“天气好,就想带着家人一起到户外耍,享受大自然,灵川离市区比较近,开车去最方便了。”小陈说,灵川她去的次数最多,一年最少都要去个五六回,“春天看桃花、夏天去避暑、秋天看银杏,冬天采草莓,每次都有不同的玩法。”
灵川确实是不少桂林市民周末短途出行的目的地。以2020年度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海洋乡小平乐村来说,全村依托桃李优势产业、银杏古树林及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统筹规划,建设美丽休闲乡村,逐步形成了“春赏桃花,夏品桃李,秋观银杏,冬看雪凇”的四季休闲乡村景观,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
除了小平乐村,灵川还有不少新晋“网红”打卡点。去年,位于灵川三街镇的石象角就成为了不少市民的露营打卡点。石象角处于漓江上游,水清澈见底,周围风景怡人,再加上有大草坪,不少桂林人会带着帐篷、天幕等户外设备到这里露营、野餐。
灵川县将全县生态村落、乡村旅游景点与生态农业园区相互抱团组群,自然景观、农业资源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形成了“东、中、西”三线并进的乡村旅游格局,打造了“大桥花海”、“爱莲文化”、“竹海避暑”、“古镇提香”、“金秋银杏”、“桔红甘棠”等一批四季休闲旅游产品。
目前,灵川县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园区和休闲旅游示范园区,全县通往12个乡镇乡村旅游点道路路况良好,休闲旅游点均建有停车场、卫生厕所等公共设施,水、电通畅,通信网覆盖完全;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善,能很好地满足游客需求。
灵川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灵川县积极鼓励农民利用多种方式参与旅游开发并分享收益,深化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走绿色发展之路。“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让农民分享旅游发展成果,还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
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圈
灵川是桂林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缩影之一。
2022年12月26日,2022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秋季)推介暨乡村旅游嘉年华(资源站)活动在资源县举行,总结交流全区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典型做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12年,我市就提出打造“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冬之雪”等26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2018年,提出打造龙脊风情、资江丹霞、湘江红色、灵渠古道等全长约684公里的8条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阳朔、恭城、灌阳、灵川、龙胜、荔浦等6县(市)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桂林休闲农业四季游”被中国旅游协会列为广西仅有的“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
如今,休闲农业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以城郊吃、住、娱乐旅游活动的农家乐旅游模式非常普遍,还涵盖渔家乐、农业新村、民俗村寨、生态村屯、农业园区以及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乡村红色旅游胜地、休闲度假旅游村屯等多主题、多类型、多业态,并形成了各自的品牌特色,如以阳朔兴坪古镇为代表的传统村落旅游模式,以灌阳县神农稻博园为代表的科普教育旅游模式,以龙胜龙脊梯田为代表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农业+旅游”在全市各县(市、区)逐步形成规模,加速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未来。
提升休闲农业品质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 我市在做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荐的基础上,将加大休闲农业的项目实施。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这几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我市也将借灵川县获得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称号这一契机,加强对休闲农业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加大宣传推介,强化示范带动,推动休闲农业重点县、示范点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创建乡村振兴新路径和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环桂林市休闲农业旅游圈,培育打造一批精品星级农家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进一步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新亮点,丰富和提升休闲农业的品质,促进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有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记者谭熙 通讯员杨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