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关注强降雨天气

03版:关注强降雨天气

04版:关注强降雨天气

05版:关注强降雨天气

06版:聚焦桂林医改系列报道(一)

07版:聚焦桂林医改系列报道(一)

08版:读桂·社会

09版:读桂·视觉

10版:聚焦中国

11版:聚焦中国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2年06月21日

夏日鸣蝉

桂林晚报      2022年06月21日     
  ■苑广阔
  一家人正在吃晚饭,窗外突然响起嘹亮的蝉声。我有些吃惊地抬头问妻子,怎么就有知了了?妻子一撇嘴,这有啥奇怪的,马上就夏至了。
  就到夏至了?我起身去看墙上的日历,确实马上就到二十四节气的夏至了,而我们又身处南方,作为夏天标配的蝉声,自然也就来得更早一些。
  晚上给北方老家的母亲打电话,特意问起家里是否已经有知了了,母亲说还没有,要夏至之后才有。我一下明白了,南方的蝉,其幼虫在夏至之前就已经从地下钻出来,化身为蝉,居高自鸣,而在北方,则要到夏至之后,才能听见蝉嘹亮的歌声。
  蝉的叫声单调,并没有多么动听,却是夏天必不可少的音符,很难想象没有成千上万只蝉纵声高歌的夏天,该是多么寂寞。或者说,没有蝉声的夏天,似乎不是真正的夏天。
  乡亲们在蝉声的陪伴下辛勤地劳作,孩子们在蝉声中安静地上课。我上学的小学坐落在一条小河边,河边是成排的杨树、柳树,当我们坐在教室里上课时,无数只蝉隐藏在河边的柳树、杨树上,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夏天。
  而一旦放了暑假,孩子们并没有因为蝉声曾经陪伴他们挨过课堂的时光,就对它们心慈手软。问母亲要一碗白面,在清水里不停地搓洗,最后剩下一团黏黏的面筋,这就是捉知了的利器。
  找一根长竹竿,顶端用麻绳接上一段细柳枝,扯下一小块面筋黏在柳枝的顶端,就万事大吉,只待捉蝉了。顺着蝉声到了杨树下、柳树下,仰着脖子,伸长手臂,把轻轻颤动的柳树枝对准树上正在放声高歌的蝉的翅膀一戳,面筋就牢牢地黏住了蝉透明的翅膀,然后撤回竹竿,把蝉摘下来,放进挂在腰间的口袋即可。
  有的蝉很警觉,柳枝离它还有很远,就“知了”一声飞走了;有的蝉又显得很蠢,你用柳枝捅了它屁股几次,它也不飞走,最后只能乖乖地被黏住。
  一个半大孩子,一上午就可以捉上百只蝉。回家把蝉的翅膀剪掉,撒上盐腌制一下,放油锅一炸,就是那个缺荤少油的年代一道美味佳肴。
  夏日鸣蝉,不仅融入了孩子们的童年,也融入了乡人们的生活。
  窗外的蝉声日渐密集,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歇,而千里外的家乡,也将蝉声四起。远离家乡的游子,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