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版:健康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如何确保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安全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桂林日报

□韦秀佳(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中负责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的重要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器械清洗作为第一步,更是保证后续消毒和灭菌成功的关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如何确保医疗器械的绝对安全。
  一、器械清洗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常附着血迹、污渍等有机物,如果清洗不彻底,不仅会影响消毒和灭菌的效果,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据统计,外科切口感染中约20%与器械清洗质量有关。因此,高质量的器械清洗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器械清洗不仅仅是去除表面的污染物,更重要的是确保器械内部的清洁。结构复杂的器械,如管腔、关节等部位,容易藏污纳垢。如果这些部位的清洗不彻底,残留的有机物会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器械清洗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清洗,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遗漏。
  二、器械清洗流程步骤
  1.回收分类:首先将使用过的医疗器械从各个科室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程度和用途进行分类,例如将金属器械、塑料器械、锐利器械等分别放置。
  2.预处理:对分类后的器械进行初步处理。对于有明显血迹、污渍的器械,先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去除表面的有机物。对于一些复杂的器械,如管腔类器械,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洗刷进行初步刷洗。
  3.清洗:使用专业的清洗设备和工具对器械进行清洗。对于金属器械,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利用超声波的震动作用将器械表面的污渍彻底清除。对于塑料器械和其他不宜使用超声波清洗的器械,可以使用手工清洗或喷淋清洗的方法。
  4.漂洗:清洗后的器械需要用流动水进行漂洗,去除残留的清洗剂和消毒剂。漂洗时应确保水量充足,以保证彻底冲洗干净。
  5.终末漂洗:使用纯水或经纯化的水对器械进行终末漂洗,进一步去除残留的离子和其他杂质。终末漂洗的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其中纯化水的电导率必须达到 15uS/cm(25℃)才能符合要求,以确保器械的清洁度。
  6.干燥:将漂洗后的器械放入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如烘干机。干燥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器械的材质和形状来设定,以确保器械完全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7.检查:对干燥后的器械进行清洗质量的检查,包括目测法、放大镜检查法和ATP生物荧光测试法等,确保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锯齿部、锁扣及管腔光洁,无血渍、污渍、锈斑等。
  三、清洗质量的检查原则
  1.全面检查:在包装前应对每件器械进行清洗质量和完整性检查,确保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锯齿部、锁扣及管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功能完好:清洗后的器械应功能完好,无毛刺或缺口、无裂缝和损毁,发现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器械需重新进行清洗。
  3.使用清洗测试物:通过检测残留蛋白质、血红蛋白、生物负载等评估清洗效果。清洗测试物需具备快速、灵敏、精准、稳定、简便、可重复等特点。
  四、清洗质量的检查方法
  1.目测法和放大镜检查法:在充足的光线下,用肉眼或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器械表面、关节、齿牙等部位无血迹、污渍、锈斑等。
  2.ATP生物荧光测试法:这是一种客观量化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器械表面的ATP含量来评估清洗质量。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五、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器械点蚀:即不锈钢器械上的腐蚀小孔,四周有红褐色锈斑。点蚀可能引起微生物滋生,需重新清洗、除锈,严重时应报废。
  2.橡胶老化:包括膨胀、硬化、黏性增强或软化等现象。老化的橡胶器械影响使用功能,应停止使用。
  六、清洁质量标准
  表面光洁:器械物品表面及关节、锯齿部、锁扣及管腔内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七、清洗的基本条件
  1.人员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接受岗位培训,掌握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职业安全防护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2.耗材要求: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医用清洗剂、消毒剂、润滑剂等,根据器械材质和污染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3.清洗用水要求:清洗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使用自来水、热水、软水或经纯化的水。其中纯化水的电导率必须达到15uS/cm(25℃)才能符合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的清洗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需要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只有确保器械清洗质量,才能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器械,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消毒供应中心也应不断更新和完善清洗技术和方法,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