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时事·体育

04版:悦读

返回 2025年06月02日

比海更深

桂林日报      2025年06月02日     
  □林仔

  带母亲去看海,是她的愿望,也是外婆曾经的愿望。
  虽然从小在漓江边长大,但外婆、母亲和我都不会游泳。家里三个女性都是“旱鸭子”,这让我们一直以来都对深幽宽广的水面有着莫可名状的“畏惧”:因为无法探寻,所以充满敬畏。
  还记得小时候,每年端午,都有划龙舟比赛,每逢这个时节,都会遇到“龙舟水”,伴随着雨点,江面水势上涨,左邻右舍结伴踏水去看划龙舟,外婆和母亲是断然不允许我离开她们视线的。她们要全副武装,用一根绳子绑在我的腰间,一手牵着绳子生怕我走丢或落水,还要带上我父亲——全家唯一懂水性的人,她们做足了应急预案:万一落水,能有人第一时间施救。
  在外婆和母亲齐力打造的“安全城堡”里,去看划龙舟成为我家人员最齐的家庭活动。“为你们保驾护航。”父亲笑说,为了满足我儿时看划龙舟的愿望、满足外婆和母亲全力保障安全的要求,他是势必要抽出时间的。
  不会游泳,导致外婆和母亲都很害怕水,她们不想我也失去了水里畅游的乐趣,常常督促父亲教我游泳。外婆给我买了蓝色的小泳衣和橘色的游泳圈,我满心欢喜。第一次去游泳馆,父亲教我憋气,我一个呛水直通脑门,感觉自己要窒息。父亲在一旁哈哈大笑,给我套上游泳圈说:“那先玩玩水吧。”套上游泳圈后,我感觉好多了,扑腾着向泳池中心划去,父亲在一旁护航,告诉我手脚应该怎么划。第一次学习游泳,有窒息的恐惧,也有玩水的乐趣。我对下一次学习充满了期待。可那时父亲工作忙,每次都满口答应下来,临到周末又不得不改期,时间一长,我的游泳大计从此搁浅。
  长大后,外婆、母亲和我偶尔会散步到江边,汛期时看到滚滚翻流的江水,三个女人都畏惧水的威力。望着水汽升腾奔流而去的江水,外婆都会喃喃说:“不知道大海是什么样。”
  外公去世得早,外婆要强,不愿意让母亲的童年比别人逊色半分,坚持供母亲读书,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母亲嫁给父亲后,外婆选择了独居。她爱干净,一房一厅的小屋被她打扫得窗明几净。每周母亲带我回外婆家一次,外婆就会拿出她珍藏的小人书《海的女儿》,再给我冲一杯麦乳精,放在窗边的桌子上,让我在明亮的窗前看书。翻着小人书,喝着期待了一周的麦乳精,真是我无比幸福的时刻。
  “婆婆,大海是什么样的?”翻着《海的女儿》,我问外婆。
  “大海蓝蓝的,还有白色的海浪,一眼望不到边际。”外婆和我描绘着,“有人说,看了大海会心旷神怡。你发奋读书,以后带外婆去看世界去看海。”小时候的我不明白心旷神怡的意思,也想象不出那样的画面,但外婆已在我心里种下了种子,“那我长大了带你和妈妈一起去。”我说。母亲在一旁笑着看祖孙两代的对话,那个下午,阳光透过窗台洒在桌上,在我记忆中定格。
  外婆没有等到我长大就离开了。她给母亲留下了一笔钱,叮嘱给我读大学用。母亲为我建了一个账户,专款专用。这是外婆留给我的东西:一本小人书,一笔读大学的钱。
  长大后,我始终没学会游泳,但带着母亲去看海,却是心里一直想圆的梦。今年五月,终于有机会,带着母亲登上游轮。从登上甲板的那一刻,我和母亲心情就难掩的复杂:一方面是不会游泳给我们带来的焦虑,另一方面,看到无垠蔚蓝的大海让我们无比兴奋:我们带着外婆的心愿,一起来看海。
  在海上的几天里,远离了工作和手机碎片信息,我和母亲两人常常望着大海出神。我们看到了平静的海,一轮明月清冷挂在夜色无边的幕布上,洒下的月光在海面上泛起银色,静谧又深邃,让人前所未有的平静;我们看到了起风时的海,海浪翻涌,海风呼啸,船体起伏,坐在船舱里的我们敬畏着大自然、深感人的渺小;我们看到了风雨过后的晚霞,玫色的云彩渲染了整个天空,在辽阔海面的映衬下壮阔无比;我们看到了艳阳天下的海,蔚蓝的海面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与天空融为一体,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大海的深邃,包容下了我所有的情绪,我真切感受到了外婆说的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见山海,见自己。在辽阔深邃的大海面前,我畏惧和敬重着大自然的力量,也深深感受到人在向内求时更宽广的宇宙,那是深深的情感连接,是儿时外婆和母亲出门担心我落水给我腰间系上的那根绳,是外婆给我留下的一本书和一笔读大学的钱,是我和母亲带着外婆的心愿一起来看海……爱的滋养,就是这么岁月静无声地流淌在成长的点点滴滴日子里,那是比海更深的情感,能跨越时空,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