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药学”一流专业发展
持续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14日
□陈旭
新时代,教育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随着国家“双一流”发展战略的提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发布,双一流“扩容”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已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桂林医学院聚焦“产业驱动,东西融合”,持续深化药学教育教学改革,把“药学”一流专业建设作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紧密衔接国家和社会发展新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药学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药学一流专业建设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药学人才的重要载体,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药学”一流专业建设是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障。桂林医学院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变化,抓住“药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重要机遇,遵循药学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逻辑,积极投身于药学一流专业建设的征程中。首先,科学合理定位药学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和“新医科”建设需求,融入“新药科”理念,科学合理定位了“弘德善医、仁爱务实、精药济民的五育并举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桂林医学院构建了基于生命教育的“五育融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药艺创作大赛”等美育浸润行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药学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其次,抓住AI发展的新机遇,建立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紧密围绕药学专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整合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药学专业精品课程,开展MOOC、SPOC和混合式课堂教学;增加信息技术前沿课程,如精准药学、药物人工智能等,让学生及时了解药学专业发展最新前沿。最后,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促进知识创新和能力提升为主的研究型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融入案例教学、问题教学、课题研讨等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力应对药学专业、产业变革,实现知识和能力双向提升,致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药学人才。
二、药学一流专业建设是推动医药科技进步的重要引擎,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科技力量。药学一流专业建设,能够汇聚优秀的科研创新人才,开展前沿性的药物研究,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科技力量。首先,加强与创新型药物研发公司、重点实验室等的联盟,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创新联合体、重点实验室等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融入中国药科大学国家级药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国家级临床药学专业虚拟教研室;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开展药学服务;在本地政府的积极牵线搭桥下,定期开办“名企游学”实践课堂。同时,充分借助中药制剂高峰论坛、临床药学专业发展研讨活动以及各类学科竞赛等多元渠道,针对药学研发过程中的技术痛点与难点展开集中攻关,力求实现联合创新层面的关键突破。其次,学校紧密对接复星医药桂林南药“共建无疟疾世界”发展战略,开展药学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定制化培养。同时,依托苏州旭辉检测有限公司这一平台,于昆山高新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成功挂牌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学院苏州分院与广西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作为首个入驻该区域的西部医学院校,桂林医学院搭建起了跨地域合作的桥梁,促成了学校、地方与企业之间的互利共赢与协同发展,有效推动了东西部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深度融合,为高等药学教育注入全新活力,促进药学科技创新突破。
三、药学一流专业建设是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力量源泉。教育强国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药学一流专业建设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保障地方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首先,应紧密对接国家未来发展战略。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需要药学专业发展紧跟社会转型带来的需求变化,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多方参与的药学专业实践基地,培养满足我国需求的高素质药学人才。其次,吸引行业产业参与,创建产教融合新生态。一流专业建设不应局限于高校校园,更应注重对接与之相联系的行业产业。应进一步加大行业产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支持行业产业参与办学,并鼓励学生和导师积极参与企业研发项目,打造“产教融合”教育新生态。如桂林医学院积极携手30余家来自东西部的医药企业与医院,共建一批契合行业标准的联培实践基地,为药学生提供真实场景下的岗位实战机会,实现药学生从学校到行业的无缝对接。通过在基地的实践,药学生能够大幅缩短岗位适应期,使自身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显著提升岗位匹配度,为医药行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最后,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融合学科特色、面向基层“人民健康”服务实践项目,紧紧把握民族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借助广西特色药用资源,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应用和技术攻关突破创新,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活动。如学生自主运营桂林鸿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医美敷料、医疗器械等产品,开展创新创业实操。学生深入高山地头,社区乡村等开展药物研究、药用科普,将个人的青春担当、奋斗之志转化为追求精湛药学技艺、练就过硬医学本领的行动自觉,为地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系桂林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药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21JGZ14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