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抓好春耕备耕 壮大特色产业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10日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周俊远
近日,在荔浦芋种植基地和马蹄生产基地,种植户抢抓农时,进行备耕春耕与春种工作;花卉苗木集散交易市场上,人流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食品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加工着马蹄罐头、芋丸、芋泥……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荔浦市广袤大地上处处涌动春耕生产的热潮,描绘出一幅幅致富增收的美好图景,为乙巳蛇年“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的丰稔打下坚实基础。
备耕忙,保障“菜篮子”
近年来,荔浦市依托生态资源禀赋,着力打好农业“特色牌”。东昌镇、新坪镇荔浦芋种植蓬勃发展;茶城乡、龙怀乡依托山区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灵芝、生姜;蒲芦瑶族乡的罗汉果种植是瑶胞农业生产的“保留节目”;杜莫镇则走起了西红柿、茄子等“短平快”项目的农业品牌化发展道路。
当下,在荔浦市双江镇永坪村百亩荔浦芋种植基地,春耕播种已拉开帷幕,芋农们分工协作对耕地进行分行、起垄、点放芋种、培土工作。今年刚开春,该村就流转1100多亩土地,并租赁大型机耕队进行翻土工作,确保依照时令顺利种下荔浦芋、西蓝花、南瓜等农作物。
在东昌镇国道沿线,村民为了提高春耕备耕效率,改善耕地通透性,雇请了农机手进行大型旋耕机作业。在高速旋转的刀片下,大块泥土被翻耕得松软细碎。与此同时,农业技术员也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村民进行农具检修与底肥喷施工作。“春耕备耕期间,我们及时组织开展农机指导服务,并通过实地培训,让种植户在春耕生产中事半功倍。”荔浦市农机中心相关负责人万忠山表示。据悉,目前荔浦全市13个乡镇已投入农机具2000多台,完成农作物机耕面积1万公顷以上。
在农资保障方面,荔浦市加大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力度,开足马力保障农资储备,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荔浦市农资供销部门在动员规模农资公司深入实施“应有尽有、保障供应、绿色农资”行动的同时,积极带头保数量、保质量、稳价格,维护市场稳定,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手段,创新农资营销、配送和服务方式,让农民群众买得放心。此外加强了对农资领域的行政执法和抽检力度,确保全市农资的质量安全。
深加工 壮大“新字号”
近日,在马岭镇工业园区广西恒丰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动作娴熟地对白马蹄进行分拣、装罐、打包。据悉,该公司生产的马蹄罐头、速冻马蹄、速冻芒果、速冻白凉薯、速冻芋头、速冻玉米等产品远销欧美,已带动5000多户农户发展种植,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帮助当地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与此同时,包括广西荔浦保联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广西芋香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果蔬农产品加工及冷库建设项目在内的13个项目也集中吹响了开竣工的号角,总投资15.52亿元,达产后可新增产值超24亿元。
为保障全市食品企业实现复工复产“开门红”,荔浦市依托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优势,在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服务方式等方面持续优化,并针对用工保障、安全生产、融资需求等关键问题开展专项行动,以精准服务激活发展动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近年来,荔浦市已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食品企业和科技创新人才落户,培育出桂林智强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桂林智仁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冲调食品、蜂蜜食品、豆奶制品等六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销售网络遍及全国。
荔浦市还引导食品企业加大厂房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企业管理、新市场开拓、挂牌上市等方面资金投入,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企业的基础上,创新思路,不断提升“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桔”等品牌农产品深加工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推动农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卖“新字号”转变,逐步形成百亿元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