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推进“退果还田”
保障粮食安全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10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邓琳)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备耕好时节。3月6日,在全州县庙头镇宜湘河村70亩失管桔橘园清理现场,挖掘机正将一棵棵失管桔橘树连根拔起,并对土地进行清表,为接下来的粮食生产做好准备。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全州是全国100个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素有“桂北粮仓”之称。今年以来,全州县坚持党政同责,持续唱好“稳粮大戏”,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制定出台了《全州县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深入推进“退果还田”,以零容忍的态度,切实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同时充分调动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提升种粮农民的经济效益,牢牢地端稳自己的“饭碗”。
此外,全州县在大力实施“退果还田”,加强耕地撂荒和“非农化”“非粮化”治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连片承包农户耕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稻+N”粮食高效种植示范点,带动当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目前,全县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超过270户,今年计划完成“退果还田”面积0.6万亩,切实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今年全州县计划完成‘退果还田’示范点建设5个,以点带面推动‘退果还田’面积6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确保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9.06万吨以上。”全州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蒋启斌表示。